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政治必修四】马原一,哲学的含义和思想~

2021-09-01 13:08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嘿嘿嘿嘿,果然学习是不能取巧的,之前用的视频不好,没有深度,想了想,重新找了高中的教学视频,还是继续推荐万门中学版,我现在用的是王亮老师的讲课,每节课短但非常深度,历史溯源和举例侃侃而谈,不过分延展,也绝对不一笔带过任何点,只是安排轻重,真的是非常水准的老师^_^,比个心

一共分了10个主题,从哲学含义,哲学思想,到世界本质、思维、认识论、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唯物史观和人生价值,框架非常清晰,昨天学了两个主题,记了一堆笔记,今天想要继续学习,心里就有点空荡荡的。。。。所以还是得及时吸收,要不然不想继续了。。。

那就来吧~~回到起点,也算是第一次好好学哲学,可能第一遍听课一部分的理解不对的,这只是个思考记录的过程,督促自己学习的,我的目的是学懂哲学,以期能够指导自己工作生活,并且,想在这其中学习大师的智慧,他如何给大家讲透抽象的东西^_^

这是初版笔记,不太好的亚子~~学习的过程嘛^_^有个基础认知才能往后迭代呀

第一部分是哲学的含义,理解哲学是什么吧,哲学很难,我当年肯定是学不懂的,它非常抽象,内容靠死记硬背非常多,而且回到答题上,或者是应用上,知识多术语专业,不懂就没法灵活应用,就像现在教育改革,一道题目考的知识点简单,但是题目现在上升到字数很多,不懂本质的根本对不上知识点

所以重点在于弄懂知识点,理解具体应用举例是怎么对应知识点,才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这就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想起了大学有个研究所毕业的政治老师,特别牛逼,一整堂课就拿着话筒绕大教室一圈一圈的绕——因为她就是背课本的。。。基本一字不落。。。but然并卵,我反正还是不理解讲的啥。。。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下面的理解和思考应用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师的这句话是记得,自己一直在理解世界观这个概念,真的还不如大师的介绍。。。

世界观=是什么,一般说**原理是什么,哲理是什么,就是问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有哲学思想,有正面反面片面等,在系统性上有差异而已,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就感觉清晰了,不过还是想扩展聊聊,在学起明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世界观对应的是见天地、时空观、职场上对应的是工作能力和节奏感,好吧,这个对应以后可以抛弃了,因为世界观是认知,是决定的底层,那就不能这么用

工作能力节奏感、见天地,这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不是,改造也是全部能力的集合,所以还是先暂放一边,后面学完哲学再回来分析吧

再说成长内核or行为模式,行为改变级内核就是对自己的固有习惯开刀,去优化整个行为模式的层次,其实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成长是在实践中的,所以成长内核=行为模式的积极向上版,也是个包含关系,就像,静止的反面是运动,而发展是积极向上的运动这种包含关系一样

再说行为模式,目标-认知-理解-决策-行动-复盘,世界观=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哲理是什么,这样归类于认知,感觉是可以的,理解为什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像我现在,就想理解哲学^_^,我知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不很理解,就没有办法利用做决策

世界观是认知,那么方法论呢

方法论=怎么做,某某事件给我们**启示,就是问怎么做,举例,事物具有矛盾性,这个就是世界观,问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问怎么做的,那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方法论不用特意背,能够理解世界观其实就懂了方法论

这里可能把认知和理解都放到了一起,有了之后就可以做决策,认知理解决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方法论就是决策,理解了认知,哈哈哈,还真是认知理解一起的,理解了认知=理解了世界观,也就知道怎么做决策了,也就是懂方法论

给我们的启示,“指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百度汉语,某某事件给我们的启发指示,不能到认知层面,而是要到决策实践层面,这层次要求够高的。。。怎么做

算是有点清楚了,继续吧

那么汇总下,哲学其实是认知理解决策,这已经占了内核的三步,而复盘则是抓大放小正确归因二次决策,也是哲学内容的升级,内核里一共其实是6步,除了目标和行动,其他的思维活动全部都在哲学里了,的确是思维性的,指路性质,使得人聪明

那的确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哲学,每个人的哲学层次决定了行动的有效性和目标是否能达成

这样的明白之下,就知道哲学是有时代性的,认知是什么,在各个学科里面有各自的具体知识,那在哲学里面,就是高度概括所有的物质是什么,然后能抽象出决策,其实这个研究方法,比较像本质中的现象背后的规律,先列举出很多具体现象后归纳出共同特征,再抽象成为规律,在哲学里面也是,把各个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具体的都拿出来归纳,再高度抽象成原理哲理,所以,哲学的物质性应该还是蛮好理解的 

由于列举-归纳-抽象,这是层层递进的,所以一个时代的哲学最终受制于当时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也受制于前代哲学的相关研究结果,发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时代精神的成果,的确是挺可以理解的了

下面是关于哲学思想的部分了

首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研究对象,或者一个概念摆出来后,后面会有多少跟着的内容,曾经思考过FABE,也思考过以产品说明书为例,介绍名称、功能、特质、结构、使用方法啥的

虽然还不清晰,算是有模糊框架了吧,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归类到结构呢,还是什么?

先往下看内容吧,思维存在的第一性和同一性,那么结构就是思维和存在?

之前聊过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认知理解和决策,这些都是思维性的活动,那么这些思维的对象是什么,就是存在,这样理解吗?是天生的哲学家天然的思考方式决定了这哲学基本问题,还是为了做派别的区分决定了这是基本问题,还是分析了哲学的整个内容后发现就像林中有两条路一样,后面的看到了很多的不同的风景,但起源是在起点时选择了不同的路,所以不用就后面的风景做具体的争端,在开始的点上做分析就可以了

比如,我自己想举个例子,两个人就一件事情不同意见的争吵,其实都不会吵赢的,因为说话的内容反应了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从小而有的某些起源而来,如果真想沟通,那就聊起源,如果对方没有更改起源的意思,不想动自己的起源,那么就找找平衡比较好,要不然就是浪费时间,当然,双方都愿意浪费时间也是没问题的,大家开心就好~

所以总结下老师说的,是基本问题的3点,第一点我要说真的很多技能都是天赋,那些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思考了物质意识两个点,我只要知道他们是这样思考的就行了,至于我自己,只会瞎想和学习。。。第二点决定了哲学流派,第三点,决定了对其他问题的回答,这就还是可以懂的了,跟我想的3点能对的上^_^yeah!

我觉得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应该有点像基因序列吧,就是在起点是一个点,物质,然后往前一个点就衍生出第二条线意识,然后两者就缠缠绵绵曲折上升了

个人理解,就是这样<(* ̄▽ ̄*)/

所以物质意识的第一性和之后的相互转换肯定能理解,这就是迭代的意义

关于可知和不可知,老师说大部分哲学都是可知的,如果坚持不可知,那也就啥也不用干了,没必要。。。。听说道可道非常道是不可知论,还是挺讶异的,那道德经在此基础上贡献了一种什么精神呢?说实话道德经买了也读了一些,当年的智商和累积都不足以懂,以后还是一定要读的

魏晋风流好像就是道家思想,不可知论?大家嗑药清谈在乱世中狂欢。。。

关于可知论,其实是必须要相信的,要不然我的努力也就没有了基础,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过去觉得自己真的脑子像浆糊,每天都不知道在过什么,拼命的瞎努力,我相信有一天,我终究会明白财富的可达手段,真义,我能够让运动成为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须,也改变了贪吃的问题,能够塑形然后保持身材,相信能够解决自己的抑郁症,现在我相信自己能够解决睡眠问题,还有能力上,我相信自己要懂得怎么看人,我相信销售能力很好,我相信起明的帮助作用。。。。我相信自己能够变得聪明。。。所有的坚持,是因为可知论的底层^_^相信可以改变的

所以哲学的底层,无论是否有哲学这些术语和背过,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可能天然就知道比较好的哲学原理^_^

好啦,这篇就先到这里了,over~~

【高中政治必修四】马原一,哲学的含义和思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