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我百万亿资产这事

2023-04-02 00:00 作者:爱喝可乐的胖沙李  | 我要投稿

日常


        我知道这标题确实夸张甚至离谱,但熟悉我的知道这是日常操作,实际已经是非常保守的统计,毕竟这只是2022年世界GDP的总量,你说世界GDP跟我有什么关系,请听我慢慢道来啊,30多年前在美国有一个名叫生物圈2号的实验,简单说就是人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目的验证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能性,实验进展到第三年宣告失败,耗资1.5亿美元,不管是实验设施或者参与者身心状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预期偏离,在人类历史上类似的各学科的实验数不胜数,实验失败是常态中的常态,正是一次次失败孕育着爆发性的成功,当然这不重要,我想告诉你的是,实验真是他妈的烧钱,还贼耗时间或者说实验就是时间的贼。


        人的一生中也会做无数次实验,在父母一次一次矫正中,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在每一次计数的对错中,学会了数学,人际交往中取得了平衡,生活中找到了节奏,哪怕我最喜欢的撩妹也是一种实验的过程,就好比可以通过夸赞和黑判断出妹子的自信程度,自信的妹子对夸赞往往习以为常,反而对黑她捉弄她的行为特别兴奋,反之不自信则希望别人多认同她的优点,虽然没有批评,赞美也变得毫无意义,但人嘛开心就好,我还是倾向于多赞美别人,走题了拉回来,我挺喜欢一句话的,虽然不知道出处,说的是决定人一生的往往只是几个重要的选择,套到我的理论中去就是,几个重要的实验成功了,就能过好这一生,前者告诉了我们需要选择对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对的,而后面套上理论后,问题就简单了,正确的答案往往需要实验试错的,然后试错的成本又往往很高,抛开钱这种生而不均衡的东西,时间是相对平衡的,也就是说不管贫富,时间成本还是跑不掉的,如何做到一发入魂,或退一步少发入魂,低成本获取答案,正是我的理论(资产)核心。


正常


        正常来说,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多为,过往例子总结出的规律俗称经验,而本能立场利益的影响先跳过(不影响后续分析),继续说例子,获取例子的途径通常是两种,媒体(互联网,影视作品,书本),吃瓜(网瓜,现实瓜,自己的瓜),理论上例子数量越多,经验越可靠,问题在于大数据的推送机制容易造成信息茧房,人话就是只推送你喜欢的例子,然后吃瓜也会受到个人的阶层圈子影响,能得到的例子往往不全面,甚至片面,当我们拿着这些不全面的例子,总结出不完整的规律下,做出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


超常


        既然已经知道正常渠道难以获得足够全面的例子,那用什么办法解决?答案是超过正常人,听名字估计你也能猜到多少跟肝沾边,唐太宗李世民在其重臣魏征死后说了以下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三面镜子分别对应面子,国家,个人的得失利弊,这里就不细说了,只需要理解治国需要以史为鉴,而人难得一敢于直言的知己,对于知己我劝大家还是别奢望了,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那么就只能从历史入手,不知道你发现没,社会上那些人情练达的人,多多少少会抛书包说说典故,说实话挺讨厌的,但不得否认这类人普遍生活得更好,哪怕只阅读过四大名著,里面的人情世故也足以应付大部分场景,更别说那些搞文化艺术的人,博古通今那是标配,历史古籍中有着数千年智慧或者说经验的积累,当然也包含大量的例子,问题是作为普通人去啃读,先不论时间,能不能读下去也是问题,要有兴趣我的建议是可以看解读视频,多找些版本对比,从简入深,四大名著相对于史记还是好读不少,接下来说说历史的局限性,不足300年间已发生四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速度远超人们想象的同时,人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科技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非常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这句话有多个解释,我倾向于道不是恒久不变的,有些道可以言传,有些只能意会,要有不同意的老子我才不管,谁叫这句话刚符合我小标题,接下来入正题,信息时代最大红利和弊端都在于信息量,说句不好听的用粪里淘金形容都可以,基于人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什么信息,将决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什么信息最有价值,是诺贝尔奖得主的书论文吗,是名人的语录吗,还是超常里提到的历史?不不不,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去多多少少存在局限性,而没有局限性的是现在,准确的说是近现在,翻译就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一个诺奖得主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平均智商水平,就像马云爸爸有钱跟我毫无关系一样,要判断一个人素质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言行,同理要判断一个国家的素质也一样,区别在于一个国家的素质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沉淀演变的,而人只有短短数十年,这时候回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为什么是以历史为镜,而不是当时的现在,很简单当时没有互联网,也注定了信息局限,但那就是当时道,正如开头说的,道不是一成不变的,以现在互联网的速度,我们可以做到以今为镜。


        不少研究国际关系外交的学者教授告诉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国家类比个人,国家的构成远比人个复杂,一些看似离谱的国家决策,实际是多方面利益衡量后的选择,这句话正确吗当然正确,对于个人来说这句话的价值并不在本身,其价值在于告诉了我们人远比国家简单,当一些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国家的维度都不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是经历了200万年1200亿人,无数次实验试错延续至今的见证者与幸存者,这场实验耗费的成本是人类有史以来GDP的总和,如无意外这是人类最大的无形资产,并且这实验会一直延续。



结语

        篇幅关系,关于资产的应用就留在下一篇写吧,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说百万亿是保守了吧,是玩笑也不是玩笑哈哈。


关于我百万亿资产这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