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大家好,最近过得怎么样啦?就快期末考试了,加油复习呀。2020就剩几天了,让我们迎来崭新的一年吧。2020也是艰难的一年,也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就是趁着剩下的几天。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请牵着我的手,进入这个美妙的音乐殿堂。
那这位小哥又是谁呢?

生于1998年11月28日,3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起师从Yuka Matsuyama女士和Gen Matsuyama教授,现就读于东京音乐学院高中的钢琴天才班。
藤田真央获得过许多国际钢琴比赛的大奖:2009年摘取19届日本古典音乐大赛桂冠;2010年代表日本参加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世界古典乐比赛,获少年组冠军;同年获得在东京举办的第64届学生音乐比赛小学组的冠军;2013年获第五届意大利伊莫拉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和瓦格纳&威尔第奖,2015年珠海国际莫扎特青年音乐家比赛一等奖、滨松国际钢琴学院比赛一等奖,以及2016年美国吉娜·巴乔尔国际青年艺术家钢琴比赛三等奖;此外还获得Nomura、Aiko Iguchi奖、音乐激励奖和横滨文化奖。
藤田真央多次与日本重要的交响乐团如神奈川交响乐团及东京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并在颇负盛名的津田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奏会。2011年藤田与东京交响乐团的首秀更是得到多方好评,被视为明日之星。藤田真央也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个人独奏会或作为表演嘉宾登场,多次在肖邦夏季音乐节,Assisi nel Mondo音乐节表演。
2019年柴赛,藤田真央和俄罗斯的Shishkin一起获得了并列第二,是日本男性史上最好的成绩。接受日媒采访,他竟然说“4年后我还想来参赛,在那之前我会每天专注于打造好的音色”。
那这位指挥家又是谁呢?

1953年5月2日,捷杰耶夫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1972年-1977年在著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并得到有“俄罗斯指挥艺术一代宗师”伊利亚·穆辛(Ilya Musin,此公曾一举培养出特米尔卡诺夫、捷杰耶夫以及比契科夫三位俄罗斯指挥家)的指点,得到了“圣彼得堡指挥学派”的真传。 [2] 1976年,年仅23岁的捷吉耶夫获得了当年在西柏林举办的卡拉扬国际指挥比赛的第一名;两年后,从学校毕业的捷杰耶夫成为著名的基洛夫歌剧院(现为马林斯基歌剧院)的助理指挥,首次演出指挥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1988年,时任基洛夫歌剧院艺术总监的特米尔卡诺夫接替逝世的前苏联指挥巨擘穆拉文斯基成为圣彼得堡爱乐艺术总监,年方35的捷杰耶夫被全体歌剧院成员票选成为新任艺术总监,并在很短时间内就让歌剧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创办了盛况空前的“穆索尔斯基音乐节“,还让剧院的乐团和合唱团重新焕发了活力,并留住了大批优秀的俄罗斯歌唱演员。
捷杰耶夫在马林斯基歌剧院的巨大成功很快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990年,捷杰耶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坦格伍德音乐节演出,在大洋彼岸首次亮相;1991年捷杰耶夫首次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出了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995年起担任鹿特丹爱乐乐团(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艺术总监一直到2008年,1997年又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客座指挥之一。
另外,自1988年首次合作以后,捷杰耶夫就与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乐团方面于2005年决定捷杰耶夫接替英国国宝级指挥家科林·戴维斯出任伦敦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捷杰耶夫还曾于2007年和2011年两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美泉宫夏夜音乐会“,舆论普遍认为捷杰耶夫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愉快很可能让其在数年之内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
2012年3月,捷杰耶夫又带领伦敦交响乐团来到中国演出,这也是伦敦交响乐团首次踏足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
2013年12月,慕尼黑爱乐乐团宣布,捷杰耶夫将于2015年起正式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一职。
2020年9月,捷杰耶夫受邀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2020美泉宫夏夜音乐会。

让我们一起聊聊他的演奏风格,藤田真央又称为baby Mao,他的演奏如泉水般在趵突泉内缓缓涌动,透露着一种青春的气息。就如一位小朋友很期待追随大人成长的脚步,一步步地不断成长。又一位年轻人有着一股向上的冲劲,一直往前跑,跑到他所想要的地方。
犹如一片羽毛,微微地飘上湛蓝的天空上。那是多么令人眷恋这世界的美好。又如漫漫长河与大地一起奏响的大自然交响曲,又如一个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美丽的地底精灵世界。可爱的雪精灵,牵着你的手,来到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如梦境般,假如轻轻一碰,可能就会透过水中的明镜般,一秒把你拉回了现实。
又如深蓝的大海般,纯真明净。一条美丽的美人鱼,一手把你拉进深邃而神秘的大海里。但是忍不住那一好奇心,一秒拽进那个深海。看到美妙而神秘的大海深处,缓缓的海水渐渐流进深海里,蓝的很神秘,让人忍不住想扒开他神秘的面纱。
让我们再来说很另外的一个版本。
请抓住我的手,不要松开,我们一起打开另外的一个门,去窥探究竟吧。
这位帅爷爷又是谁呢?

5岁起学习钢琴,后来并进入卡托维茨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雅辛斯基(Jasinski)教授。齐默尔曼于1975年在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奠定了他日后在国际乐坛的表演事业基础。1976年他与卡拉扬及其麾下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1979年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首次在美国演出。他在全球很多地方演出并灌录了一些唱片。1996年至2004年,他在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任教钢琴。
齐默尔曼以诠释浪漫主义音乐见长,但演奏范围很广泛,同时非常支持现代音乐的发展。例如鲁托斯拉夫斯基(波兰语:Witold Lutosławski)曾为他而作一部钢琴协奏曲,齐默尔曼也演奏录制了这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录音有:与卡拉扬合作的格里格、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与伯恩斯坦合作的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及贝多芬钢琴协奏曲;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有朱利尼指挥齐默尔曼演奏钢琴和他自弹自指的两个版本);和小泽征尔合作的李斯特钢琴协奏曲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此外还有一些浪漫主义和印象派作品。
齐默尔曼很少提早公布他演奏的行程。于二零零六年七月上旬,他在香港举行了两场演奏会,反应非常良好。
他最早的一个版本和伯恩斯坦合作的版本。我也有回顾这个版本,一点也没缺少那个少年感。那种活泼的感觉,如一位年轻人一把抓住你的手,似乎都不想放手,因为那是给你所有的爱。不需要去藏匿。如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向你告诉她不一样的故事。握住你的手,一把拉进一所豪华别致的地方,感觉比较活泼,而且带着一点豪华和辉煌。多了一些青春的感觉,留恋世间万物的感觉。
如钟声在教堂上长叹世间的美丽,黑暗中给予你所有的光明。如一位森林的精灵,一把抓住你的手,一同进入不可思议的森林歌剧院。如一位老人,告诉你要珍惜世间美好事物一样。这个版本也是非常值得回味。
今年迎来他新的版本,和西蒙拉特合作。我也很喜欢这个版本。

1955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指挥家 。
1970年,与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合作,举行了首场交响音乐会。1971年,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指挥 。1974年,在英国伯恩茅茨举行的约翰·普莱尔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得冠军,奠定职业指挥家的基础。1979年迎来事业转折,受聘担任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1981年,被洛杉矶爱乐乐团聘为首席客座指挥。1987年,与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合作录制马勒《第二交响曲》,并于同年首次执棒柏林爱乐乐团。1993年,被英国政府、《留声机》杂志授予年度艺术家称号。1994年,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头衔 。1997年,被BBC音乐杂志授予“最佳音乐家成就奖”。1999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获法国唱片大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选为“和平艺术家” 。
2002年,正式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2003年,当选为德国古典回声奖“年度最佳指挥” 。2009年,开始推广柏林爱乐的“数字音乐厅”;同年,荣获格莱美“最佳合唱表演奖” 。2012年,被列入《留声机》杂志“名人堂”名单。2017年,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
这个版本多了一些深邃,或许齐爷爷老了。得到一种升华,我觉得多了一种迟疑,比齐默尔曼最早的版本,少了一些活泼。多了一些老人的从容,不禁感叹世间少有的美好。或许看淡世间人事。
又如一位很慈祥的爷爷,一把拉你进去一个不可思议的屋子里。你追上他,似乎要跑的很快。这位似乎是一位老顽童,跑的特别快。你一把扯住他的衣袖,一点都不让他离开在你的视野。你一点都不想迟疑,一把追上。你非常欣慰,有这位老爷爷在。感觉到很开心。
宛如在夜空中看星星,美丽的星星在夜里闪烁。向你展示他最短暂美丽的一刻。又如流星一般,最光辉的一刻,瞬间逝去。不留任何的踪迹,美的不可思议。你仿佛想伸手去抓住,却是抓不住的。不禁叹息抓不住所有的美好,需要珍惜。
把那种所有的爱的肯定,全部诠释在里面。这仅是我的理解。也是耗尽所有的青春和活泼展现给世界。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 No.4, op.58
贝多芬为其弟卡尔及约翰娜·赖斯(Johanna Reiss)之婚姻困扰不已,他们原本在1806年5月25日结婚,但在这时,约翰娜·赖斯已怀有卡尔的骨肉,而且这也是贝多芬唯一侄儿。他因而心灰意冷,既失去与弟弟之紧密联系,也从此失去一个得力秘书(因卡尔曾当过此职位)。
贝多芬因而寄情作曲,写下无数作品,除第四交响曲、“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卅二首钢琴变奏曲及小提琴协奏曲外,还写下此首被冠以“第四”的钢琴协奏曲。此协奏曲一如既往,于1808年12月22日由贝氏本人于维也纳作首演及弹钢琴。首演完成后,《环球音乐报》(Universal Musical Gazette)大赞该乐曲为“作曲家最独特的作品之一”。此外,观众亦为贝多芬的创意啧啧称奇。
反映出贝多芬的创作正从他所继承的音乐语汇转化为具有强烈个人色彩和巨大能量的音乐语言。但他发展音乐的曲式结构却始终如一地沿袭着"莫扎特式"框架。
第一乐章
本段以钢琴展开乐曲,一反以往乐团奏出较长乐段后引领独奏部分之风格。此外,在乐团将近正式演出之际,曲调突然一转,使乐章带来奇异及疏离之感觉。
第二乐章
此乐章带给人喜出望外的感觉,并跟庞大的钢琴及乐团构成强烈对比。一般而言,第二乐章皆是独奏及乐团安份合作,且又是较为内敛含蓄的,此乐章跟传统可谓大相径庭。贝多芬亦曾以油画当中底比斯女皇之遭遇为该乐章之副题材。
第三乐章
此乐章以回旋曲为题材,有时更被旋律化。在连系g小调前,也曾连系至C大调。
这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话请一键三连吧。感谢支持的音院大佬们,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一切动力。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