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病理生理学本科教学

2023-06-16 19:04 作者:HeLc4ever  | 我要投稿

按章节记录一下自己听课比较听得明白还有所感触的话吧 好多都还没理解明白T^T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总论

1.心脏的射血舒张都只与心室壁有关。

2.心衰是symptom,不是disease。

3.心衰与否,不看心,看淤不淤血。

4.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5.北方寒冷,天冷周围血管收缩,心脏后负荷大。

第一节 病因与诱因

一、病因

1.基本原因有二:心脏本身收缩舒张能力减退,心脏前后负荷改变

2.输血不输全血,输成分血,红细胞放在生理盐水里面输,可以减少后负荷

  输液舒不成心衰,输血能输成心衰

3.输液不会心衰,但有两种情况:一种本身心脏有基础病变,一种儿童(补液谨慎!少一点就脱水,多一点就心衰)

4.临床上舒张功能导致的障碍更糟更常见

5.LVEF(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保留),舒张功能减退➡️心衰 如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早期

6.扩张性心肌病后期,心室壁肌小节太长,超过3.6微米,粗细肌丝完全分离无法接触,没有收缩力

7.关闭不全的病前负荷大,狭窄的病后负荷大

8.左心室肥厚不是毛病,室间隔肥大才是问题

(一)心肌收缩性降低

1.洋地黄 强心药

2.阿霉素 构建心衰模型的工具药

(二)心室负荷过重

1.心肌纤维增厚,毛细血管不会变多➡️缺血➡️心绞痛

2.前负荷过重: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VB1缺乏脚气性心脏病➡️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舒张压低➡️高排低阻性心衰(其实是在讲后负荷小了)(特点:脉压差大)

外周阻力低是舒张压低,前负荷大是收缩压高

3.主动脉缩窄少见,可能出现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扩张比较多见

4.前负荷大时间久了,离心扩张;后负荷大时间久了,向心肥厚

(三)心室舒张及充盈受限

1.CICR 肌肉舒张也需要能量 心肌舒张需要能量把膜外来的钙离子移出去 钙泵不工作 心肌舒张功能受限 

2.二狭 三狭 是充盈受限,不是舒张的问题

  心衰都是淤血的,淤血都是被动的

3.贝克三联征:心音遥远、血压下降、颈静脉怒张

  心脏受压后不能回流➡️没有搏出量➡️血压下降

  心包积液,低的是收缩压,不低舒张压

心脏的收缩压和动脉血压、前负荷是什么关系?

二、诱因

1.心率越快舒张期越短,心脏来不及舒张,空跳

2.肾衰➡️心衰

3.酸中毒➡️干扰心肌钙离子转运 抑制心肌收缩性


第二节 分类

1.二狭自带淤血➕房颤➕快速心室率 可怕

2.心功能不全有四级,心衰有三度

一、按发生部位分类

(一)左心衰竭

(二)右心衰竭

(三)全心衰竭 GS杂音 二狭

二、按左室射血分数分类(临床上更实用)

(一)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1.具体是扩张性心肌病,收缩不能

  而不是肥厚性心肌病,舒张不能

(二)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

(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1.高血压心脏病早期、冠心病早期、肥厚性心肌病

2.舒张障碍一定早于或同时于收缩障碍

3.心碎综合征 伤心病:急性的扩心病

三、按心排量分类

(一)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1.收缩功能减退,后负荷大

2.不是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的低输出量心力衰竭,而是心力不够,血管来凑,维持一个看起来还算“体面”的血压

搏出量影响动脉血压收缩压,外周阻力影响动脉血压舒张压,搏出量少了收缩压低,外周阻力血管收缩了舒张压高

血压低不是毛病,脉压小才是麻烦

血压绝对不是衡量休克与否的重要指征,比血压先考虑的是脉压,比脉压早的是心率

3.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二)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1.前负荷大

2.脉压大

四、按病变程度分类


第三节 机体的代偿反应

1.心衰病人死于呼衰(一型),心衰造成一型呼衰

  肺心病是二型呼衰,呼衰多年造成心衰

2.心力储备=搏出量*心率

  搏出量:由前负荷 后负荷 收缩能力(异长 等长)决定

  心率:过快过慢都不利于输出量增加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

1.慢性心衰治疗:抗重构

2.交感-肾上腺髓质受节前纤维支配,N1受体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1.静脉血流回心的动力来自两端的静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或提高外周静脉压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1.醛固酮多了,血容量大了,前负荷大了,前负荷搏出量正相关

2.血容量高了,已经升高的心室充盈压进一步升高,心房回来难了,进一步加重肺淤血

(三)钠尿肽系统激活

1.血浆NT-proBNP/BNP升高,反映心衰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

(一)心率加快

1.动脉血压调节五个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动脉管壁弹性和体液什么压

2.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利于冠状动脉灌流

3.生理状况下是迷走神经起主要支配作用

  生于迷走,死于交感

4.血管生理学三大反射:窦弓反射、升压反射、容量反射

5.到底是血压改变了心率,还是心率改变了血压?

  答:心率是继发性改变的

(二)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1.心脏紧张源性扩张是心脏自己实现的,异长的自身调节

2.咔一下把血泵了,下一次又没血可泵了,心肌收缩力就减弱了,又把血“憋”下来了,血又多了,心肌收缩力又强了➡️脉搏一强一弱,交替脉搏,甚至心电图上出现什么T

3.发展为肌源性紧张时是失代偿

(三)心肌收缩性增强

(四)心室重塑

1.心肌细胞重塑

(1)心肌肥大

1)向心性肥大:后负荷大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和主动脉狭窄

2)离心性肥大:前负荷大 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心肌细胞表型改变

2.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I型/III型胶原的比值增大,心肌顺应性下降

室壁活动不协调

减弱不是问题,不协调才是问题,用起搏器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

(一)增加血容量

1.交感神经兴奋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3.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4.抑制钠水重吸收的激素减少 前列腺素2,ANP

利:提高心排血量和组织灌流量

害:加重心脏负荷

(二)血流重新分布

心衰病人少尿无尿——心肾综合征

“只利尿,不强心,等于耍流氓”:利尿剂是降低对原尿的吸收,心衰原尿都没有了

心衰的紫绀是混合型的,循环性的和肺淤血和肺水肿导致的乏氧性缺氧


第四节 发生机制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一)收缩蛋白

(二)调节蛋白

(三)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钙离子

(四)心肌的舒张

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高达四千至一万倍,钙泵的工作强度很大,心肌的舒张功能比收缩功能更脆弱,冠心病和高心病早期病人更表现为舒张不能,也就是LVEF保留(每搏输出量可能还不怎么变,心室舒张末期容量降低了)

二、发生机制

(一)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1.心肌收缩相关的蛋白改变

扩心病的三联征:充血心衰、附壁血栓、各种心率失常

(1)心肌细胞数量减少

1)心肌细胞坏死:阿霉素心肌毒性,制造实验模型

2)心肌细胞凋亡

(2)心肌结构改变

1)钙通道蛋白减少

2)乳头肌拉不住二尖瓣,二尖瓣脱垂(到房)

2.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1)能量生成障碍

(2)能量储存障碍

(3)能量利用障碍

3.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1)肌质网转运钙功能障碍

(2)胞外钙离子障碍障碍

(3)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障碍:心肌细胞酸中毒,氢离子对肌钙蛋白的亲和力大(肺心病,呼酸)

(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1.主动性舒张功能减弱

 有智慧的人不至于被周围的环境、今天的天气干扰到活不下去;有病是要治的,但是如果你总是被这些小事所缠绕,如何前进?

舒张期不是休息,舒张期更忙

ATP减少→钙离子移除障碍

2.被动性舒张功能减弱

心室顺应性下降

肺水肿是肺淤血的升级版

心衰和心衰的区别比人和哈士奇的区别大多了,可不敢糊涂

临床上:定性和定量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协调性差比舒缩功能差的危害更大一些

心律失常不是毛病,室性心律失常才是毛病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心排出量减少

心力储备

前向衰竭

(一)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1.心排血量减少及心脏指数降低

心脏指数(CI):单位体表面积标准化 小于2.2L(min·m2)

2.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压力负荷增加,降低射血分数

容量负荷过度→紧张源性扩张→增加射血分数

3.心室充盈受损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左心

中心静脉压(CVP),反映右心

心室收缩末容积(VESV)增大,心室容量负荷增大,心室充盈受限

心功能不全早期 即刻出现心室舒张末压升高

4.心率增快

(外科学)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二)器官血流重新分配

1.动脉血压的变化

早期血压下降还不明显,脉压减少是麻烦的

搏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心率增快,舒张压增高→脉压减少

心绞痛的患者发作时往往血压高(交感神经兴奋)

2.器官血流的重新分配

(1)肾脏血流量减少

(2)骨骼肌血流量减少

(3)脑血流量减少

(4)皮肤血流量减少

二、静脉淤血

心脏原动力:心室肌

直接动力: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压差

把血抽回来:室内压足够低

(一)体循环淤血

1.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2.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

3.胃肠功能改变:淤血和灌流不足

4.水肿

(二)肺循环淤血

1.呼吸困难发生的基本机制

生理P174:肺的牵张反射

2.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

(1)劳力性呼吸困难: 轻度心衰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心性哮喘

(3)端坐呼吸:平卧加重困难

(4)急性肺水肿









病理生理学本科教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