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特尔及AMD移动端CPU规格总结
今年AI两家都不当人,移动端13代酷睿和7000系锐龙CPU瞎起名字,趁着假期总结一下,方便自己查阅,也顺便发出来方便大家。
我这里只总结核心规模,具体频率、内存规格、外围规格取决于具体产品,写个CPU支持的上限也意义不大。
有写错的地方欢迎指出。

英特尔
英特尔13代移动端酷睿处理器有HX55、H45、P28、P15四条产品线,其中H45产品线内包含一个特殊的PX系列,U9没有更新。其中只有HX55中的四款处理器是与桌面13代相同的猛禽湖新架构,其余全是上代长者湖架构的马甲,核心及缓存规格均无变化,IPC几乎无提升。不过能效有较显著提升,缓存性能稍有提升,外围规格有提升,建议买新不买旧,除非老款便宜。
HX55(游戏本推荐)
13代HX55产品线采用两种核心,其一是与桌面端相同的8P+16E核心,采用与桌面13代相同的猛禽湖新架构,每个大核拥有2M二级缓存,每个小核簇(4个小核)拥有4M二级缓存(L2=2P+E),只有3款i9与i7-13850HX采用这个核心。其余产品全部采用第二种8P+8E的核心,属于上代长者湖架构的马甲,每个大核拥有1.25M二级缓存,每个小核簇(4个小核)拥有2M二级缓存(L2=1.25P+E/2)。

H45(轻薄本、全能本、低端游戏本推荐)
13代H45全部为上代马甲,核心规模不变,采用6P+8E的核心,每个大核拥有1.25M二级缓存,每个小核簇(4个小核)拥有2M二级缓存(L2=1.25P+E/2)。H45包含一个比较特殊的PX产品线,型号为“05”结尾(如i9-13905H),此产品线为厂商定制CPU,采用更小面积的封装,有更高的集成度,减少了外围规格,提升能效,核心规格与“00”结尾的同型号一致(如i9-13905H和i9-13900H)。另外还有一个“HK”的型号,核心规格与“H”型号一致,但不锁频。

P28(轻薄本可选,不推荐)
13代P28核心与H45一致,仅功耗区别。

U15(不建议购买,除非便宜)
13代U15全部为上代马甲,采用2P+8E的核心,每个大核拥有1.25M二级缓存,每个小核簇(4个小核)拥有2M二级缓存(L2=1.25P+E/2)。另外U15产品线除了常规的“i3”、“i5”、“i7”外,还有一个“U300”,但实在太弱了,还不如去买全小核的N系列,我就不写了,应该不会有人用吧?


AMD
今年AMD比英特尔还过分,除7045和7040产品线是全新架构外,7035是上代6000系Zen3+架构的马甲;7030是上上代5000系Zen3架构的马甲;7020是上上上代4000系Zen2架构的马甲,此外还有上上上上代3000系Zen+架构的马甲7015和上上上上上代2000系Zen架构的马甲7010,但这两个产品线暂无CPU发布。不过和英特尔一样,虽然是马甲但也有所优化,建议买新不买旧,除非老款便宜。
7045(游戏本推荐)
与桌面端7000系列锐龙同规格,Zen4架构,最高16C32T,全系2CU RDNA2核显,台积电5nm工艺,仅支持DDR5内存,默认TDP 55W。

7040(轻薄本、全能本、低端游戏本推荐、核显轻薄本首选)
Zen4架构,最高8C16T,全系RDNA3核显,台积电4nm工艺,支持DDR5和LPDDR5内存,默认TDP 35-54W。

7035(低端轻薄本推荐、低端核显轻薄本首选)
Zen3+架构,最高8C16T,全系RDNA2核显,台积电6nm工艺,支持DDR5和LPDDR5内存,“HS”默认TDP 35W,“U”默认TDP 28W。

7030(不建议购买,除非便宜)
Zen3架构,最高8C16T,全系Vega核显,台积电7nm工艺,支持DDR4和LPDDR4内存,默认TDP 15W。

7020(不建议购买,除非很便宜)
Zen2架构,全系4C8T,全系2CU RDNA2核显,台积电6nm工艺,仅支持LPDDR5内存,默认TDP 15W。

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