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34早期型坦克为何没有安装车长指挥塔?纳粹德军率先动手改装

2023-06-14 14:09 作者:hawk26  | 我要投稿

二战期间,苏联军队装备的T-34中型坦克堪称一代传奇。

图片

与之相比,德国IV号中型坦克装甲和机动性较弱,但火力最强。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比T-34要差一些。当然,T-34早期型号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车组人员的视野很差。

图片

T-34/76 1942型为炮手配备了可以旋转的潜望镜,为机电员配备了瞄准镜,为驾驶员配备了潜望镜,车长拥有可全向旋转的潜望镜,但由于在人体工程学设计方面并不理想,车长很少使用这个潜望镜。车长更相信驾驶员和机电员的报告,因为他们都坐在车体前方,拥有很好的正面视野。

图片

T-34/76 1943型换装了六角形炮塔,并增加了车长指挥塔,车长终于拥有了方便获得全向视野的指挥塔。但是,车长指挥塔上并没有安装潜望镜,而是选择了传统的观察缝。苏联坦克上的车长指挥塔已经研制了很长时间,但为了保持T-34坦克的整体设计,此前都没有将其安装到炮塔上。

图片

苏联坦克设计师一直认为,安装车长指挥塔之后,炮塔顶部会存在薄弱环节,容易被敌方炮火击毁。但是,大量实战经验已经表明,T-34/76 1942型之前的型号视野非常差,并因此损失了许多坦克和车组。

图片

德军在缴获T-34/76之后,往往要首先为其安装德国III号或IV号坦克的车长指挥塔。从这个改装项目就可以看出,T-34/76早期型号因为缺少车长指挥塔,造成车组视野非常糟糕。

图片

最终的改进型T-34/85上采用了相同的车长指挥塔,但对细节进行了一些改进,更加方便车长进行操作和指挥。同时,T-34/85增加了第五名车组成员——装填手。多出的一名车组成员,可以增加观察角度,让车长可以获得更详细、更可靠的信息。

图片

由于在T-34/76炮塔顶部配备了尺寸较大的舱盖,这个舱盖占据了太大的区域,因此直到1942型之前,早期的T-34/76炮塔顶部都没有安装车长指挥塔。尽管这个大舱盖可以让炮塔内的车长和炮手以不舒服的姿势同时探出身体,但这个重达几十千克的舱盖并没有助力机构,打开时非常费力,在坦克中弹后,车组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可以通过这个大舱盖快速逃生。

图片

纳粹德军通过改装缴获的T-34/76 1941型坦克,为其安装车长指挥塔,证明了即便不适用这样的大舱盖,也能够方便逃生。相信苏联方面也会通过纳粹德军的改装,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从而决定为后续生产的T-34系列中型坦克配备车长指挥塔。

T-34早期型坦克为何没有安装车长指挥塔?纳粹德军率先动手改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