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华永康设计培训班——没有任何基础怎么学设计?

2022-03-14 10:33 作者:奔跑的小傻子  | 我要投稿

其实对于一切想转行的人来说,都要先解决「为什么要从事XX行业」这个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答案都只有一个,就是你发现你更擅长做那个行业,且能保持相对长久的激情。「我喜欢」一定不是理由!更何况很多人爱好成为职业后,反而没了兴致甚至会抵触。不要抱着0基础转行的幼稚想法!如果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擅长那个行业,只是空凭一腔热血想转行,那多半结果会很悲催。

很多人喜欢篮球足球,为之癫狂的球迷大有人在,他们都想转行从事体育吗?并不会。那为什么想转行做设计的人那么多呢?因为大家潜意识觉得门槛低,不需要像运动员那样从小日复一日的磨练身体和技艺。然而实际上不论是哪个行业,想做得好你都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并且有一定行业积累。一旦你确定了自己适合做那个行业,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学习其实完全不成问题。有一定生活压力的可以先转行,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并在合适的时机去继续深造;没有生活压力的,直接去上学也是可以的。这两种转行方式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但前提一定是确认好自己应该转行。

什么,你问没有基础的人为何能直接转行?因为在确定你是否适合从事这个行业的过程中你已经有了大量的思考和实践,你已经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了。如果你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你完全可以证明给别人看。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是寻求功能和形式的最佳组合的过程,因此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用创造性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是否会经常发现身边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并思考改进方案?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会自己动手做一些小东西小物件来解决?如果没有,那么你八成是不适合做设计的,因为思维方式不符。思维方式这东西虽然不是不能培养,但不确定性很高,因此强烈建议先培养思维方式,再决定是否转行。具体的方法,主要是自学理论和在生活中实践两种方式。

万事其实都不难,只怕没有认真看,无论设计还是其他领域,先“看”而后“动”

1、看书

这里的书可以是设计相关的入门书籍,也可以直接是设计工具教程类书籍(PS:这里对于零基础来说我更推荐后者,如已有构成方面认知基础的,则可从设计入门教程类书籍入手),比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包含相应词汇的书籍,是对于设计零基础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的,设计的根本来自于美术思维,而美术的思维就是由平面、立体以及色彩构建起来的。就像万事万物都由点线面构成是一个道理。要把基础条件给铺设好,脑中才会有所想法,手上才能有所实现。

2、看画

这里的画面是泛指包含自然景观、摄影、展览、海报、创意设计等在内的一切视觉上的画面,这一点是可以和看书并行,且更具有延续性和常态化的。要学设计,就要先理解画面,也就是第一点中所提到理解画面的多方面构成,理解光与色、明与暗、延展与收缩。尤其是千万不要不信,书本虽然能够将大量的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集合,但是都比不上自然、摄影以及艺术展览等带给你的视觉冲击与体悟。从自然风光来讲,自然色光是不存在于任何画作中的,它是至真的色彩,假设你可以在平常的生活里每天抽出那万分之一的时间去眺望和感受,艳阳天或者阴天,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色彩会有慑人的魅力,从而你也能够去得到一点点对于色彩的应用场景的理解(也就是为什么灰色的阴天总让人容易沉静或者忧郁,而暖橘色的晴天常会使人轻松和振奋)亦或是一些既定存在的构成关系。(比如为什么视觉由近及远画面是扩张的,而站在高楼之下仰望,它确实向上收缩的等等)不过或许你有疑问,为什么摄影要独立在自然风光之外来讲,因为上面所提及的自然风光是眼中实景,而摄影艺术或通过相机等设备有所修饰,而更多来讲,摄影艺术之所以有艺术两个字在后面,那本就不能等同于景观本身。比如风景教你色彩的应用场景的感悟,而摄影更是将光线的变幻、画面的情绪感和表达力放得更大,而且摄影艺术的佳作,一般还会让你理解和领悟到“以更多、更独特、更新奇的视角去看世界”,这一点同样映射于设计。而画面与画面也是不同的,比如名家画作、或是设计艺术等展览,它们与自然风景又是在于同一个体系之下而迥异不同的板块,无论画作或是设计艺术,由于其被作画者本身进行了自我意识上的加工,所以其中的构成关系及培养美术思维的养分会更加充足,就好比不懂画面构成的人,一般会觉得展览上的作品很多都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是有了基础设计构成意识的人去看,慢慢地看(画不是电影,它虽然是静止的,但是里面画作者的内载思维确是流动的),比如看莫奈、塞尚、高更一类画家的画能感受到在画作或者在设计中,对于光线感、颜色温度的把控与调度;而看达利、毕加索之类画家的作品则能得到一些画面分割、平立面构成、创意设计等方面的灵感。这也是自然景观所不能及的。

3、看人

当逐步将“看书与看画”带入常态化的轨道运作之后,你就可以来看看“人”了,看看人家的设计思维(基础流程),看看人家的设计理念(灵感来源与切入视角),甚至是看看人家对设计风格的塑造和把控。为什么“看人”是看的最后一步,在我看来,有些设计新手喜欢上来就去问别人:“这个怎么设计?这个为什么这么设计?”等等之类的问题(毕竟我就是这样走了漫长的弯路),而这个惯性思维对于刚刚想入门设计领域的人来讲,是非常无益的,新手直接去问怎么设计,就好比一个小跑堂直接去问大厨怎么做好名菜是一样的,给你讲的你根本吸收不了,同样的问题还是会二次发问,甚至会让你走到非常不适合自己的路数上去,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耗损自己的认知。所以,你在“看人”上,只要了解这个思维及理念,而不是要问达成方法,毕竟那是人家的长期锻炼和感悟的凝聚体,你充其量只能带走作品本身,而带不走设计本身。

4、动手练习

说完“看”的理论方面,紧接着就是要接入实操,所有的理论不落地都是纸上谈兵,通过“看”感悟到了画面构成、设计理念、或者一些设计技法之后,就要将它们糅合在一起,呈现在纸本或者电脑上(这里切记一点,虽然现在设计软件非常丰富和优质,但是别完全脱离了纸本上的设计联系,毕竟设计是由纸本向电子转移的,许多设计感受,还是要通过“母本”来得到最纯粹的感受,这样更利于对于画面的深层理解)

不要怕画得、或是设计得不好,就跟学习英文一样,不怕出错,多念常说。要明白为什么我们通常会说是“做设计”,就是要多做,多动手,才有更加直接而立见的感受。然后拿自己的作品做“前后比较”,和稍高一点等级的人作“高下对比”,而不是让自己的设计去盲目地和已然成熟或者领域里的名家作对比,自己给自己营造做不好设计的假象与心里障碍。


金华永康设计培训班——没有任何基础怎么学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