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老师讲黄帝内经每日学习打卡笔记(69)
1、病之初,在身体,在皮表,就会有反应,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不要相信仪器。
2、阳明症只有热症,没有寒症,脉庳,不足,腑热,消化系统热,承气汤,
经热,口渴,发高烧,白虎汤。
3、厥阴有余,腿内侧麻难治,不足,热痹,脉涩,病少腹积气,脉滑,风脉
4、太阳病有余,骨痹身痛,不足肾痹,滑风疝,涩病积,小便不出。
5、新病耳聋,少商,商阳,中冲,实症,未愈,近取耳前穴压痛点。痹,行无常处,分肉间压痛点刺。
6、足阳明络病,上齿寒,鼻血,刺内廷
7、少阳络病,胁痛,咳而汗出,刺侠溪。咳嗽,温衣饮食。肺喜热,心喜寒。
8、气冲喉咙,善怒,列缺照海,然谷放血。
9、足太阴络病,腰痛,不得仰身,刺腰骨,白环俞。
10、足太阳络病,抽筋,背紧,数脊压痛点下针。
11、足少阳络,无法抬大腿,刺环跳至骨。
12、牙痛,经脉上牙手阳明,下牙足阳明,下针不好,刺络,牙龈放血。
13、邪客五脏间,时开时止,手足温热正常,只有痛,手掌脚掌青筋放血。
14、络脉齿唇寒痛,少商商阳内廷,溪谷。
15、五络入耳,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皆病,身脉皆动,形无知也,尸厥,隐白,涌泉,中指井,少商,心经井,或十指放血,未愈,竹管吹耳朵,未愈,左额头剃发,艾草烫,美酒一杯。
16、少阴有余,皮痹隐疹,不足,肺痹,滑肺风疝,涩病积小便血。
17,太阴有余,肌肉不仁,肉消,寒中,不足滑风痹,涩病积小腹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