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系统首次实战!成功拦截弹道导弹,但成功率并非百分百
据美国媒体消息,部署在阿联酋的美制萨德反导系统在不久前成功拦截了一枚由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这将是萨德反导系统自问世以来的首次实战运用。
据悉,这些由阿联酋购买的萨德系统主要部署在阿联酋重要石油设施附近,而石油设施也是胡塞武装对阿联酋发动袭击的主要热点地区。早在2016年美国就开始在阿联酋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这也使得阿联酋成为首个配备该型反导系统的中东地区国家。2019年沙特共向美国支付了约150亿美元用于采购44套发射系统以及360枚用于发射的拦截导弹以及配套设施,为了买一份心安,阿联酋可谓是下了血本。
“萨德”反导系统
在袭击发生后,阿联酋驻美大使表示,在本轮袭击当中,胡塞武装共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并使用了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其它袭击手段,袭击共造成三人死亡、六人受伤,看来针对胡塞武装的所谓导弹袭击,萨德系统并没有达到百分百的拦截成功率。事实上如何防御来袭的弹道导弹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大难题,即便是对于在反导问题上始终走在最前列的美国人。
据美国官方记载,即便是在拦截试验中,成功拦截一枚弹道导弹也是极为困难,据美军官方实验数据,萨德反导系统的15次拦截试验中有效拦截次数约为11次,而这也已经是目前市面上所有反导系统中的天花板级别。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当时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对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实际拦截成功率不足40%,拦截导弹的难度可想而知。
爱国者反导系统
“爱国者”反导系统的拦截成功率约为30%左右,所以在实战应用中,面对一枚来袭的导弹,美军通常会发射3到4枚导弹进行所谓饱和式的拦截,即便是这样,拦截的成功率依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此前美军在沙特的军事基地就曾发生过三枚爱国者没拦住一枚飞毛腿的情况,最终酿成了28名美军士兵丧生的惨剧。
关于反导那些事,究竟难在哪?
通常情况下,弹道导弹的发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上升段、中段以及末段。所谓“上升段”是利用火箭助推器将导弹发射至大气层外,而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导弹最最脆弱的阶段,处于上升段的弹道导弹几乎没有多余的机动动作,且爬升速度相对缓慢。所以,理论上最佳的反导区间应该是导弹的上升段。如果想要在上升段就对导弹实施拦截,那就需要把反导系统“贴脸”部署,一旦侦测到有导弹发射的迹象,就需要快速的进行发现、追踪以及拦截,甚至需要提前获取敌方的发射计划,这就需要情报等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而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想要做到以上几点基本上不可能,所以目前各国的反导手段基本上都在中段做文章。
在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飞行,处在中段状态下的飞行姿态等基本固定,如果能够实现有效探测,那么想要计算得到传统弹头的飞行路径是比较容易的,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反导系统多以中段为主。而考虑到导弹的发射轨迹以及反导导弹的射程,最佳的中程反导导弹应当部署在大洋上,比如美国著名的宙斯盾系统。当然了,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段反导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以我国的东风17导弹为例,这种高超声速导弹在中段为不可测的机动状态,用比较流行的话讲叫“走位风骚”,这就是的其在中段路径轨迹被计算的可能性为0,而在末段东风17更是采用了蛇形机动让本就复杂的末段反导雪上加霜。
进入末段机动的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速度高达30倍音速,采用多弹头和欺骗弹头后导致导弹在末段几乎处在一种无法被拦截的状态。
所以嘛,导弹这东西,拦截要趁早。
“萨德系统”全称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主要用于拦截中、近程进入末段的弹道导弹,整个萨德系统可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分别由AN/TPY-2雷达(一种X波段雷达)、通信指挥模块以及发射车和配套的导弹所组成,具备在大气层内外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除了我们熟知的陆基系统外,该系统还具有天基和海基两种模式。
不同于传统的中段反导或末段反导模式,萨德正如其“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那样,其主要拦截目标为处在中段和末段交接过程中的弹道导弹,换句话说就是正准备再入大气层的弹头。而想要实现这一独特功能除了依靠导弹所搭载的动能飞行器以外,最功不可没的就是这个探测距离超过1000公里的X波段雷达。
AN/TPY-2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1000公里,可以对来袭导弹实现探测、识别以及追踪,实际上对于反导系统来讲,单单是一个雷达探测技术就已经基本上把市面上除了中美俄以外的国家排除在外了,而美军萨德系统所采用的AN/TPY-2雷达也基本上是该类型雷达里天花板般的存在。此前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最令我们忌讳的也是这个探测距离惊人的X波段雷达。虽然表面上韩国和美国打着防范朝鲜的旗号,但实际上AN/TPY-2雷达的扇形探测区域已经包括了我国东北的部分区域,这对我国的飞行安全以及其他军事活动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当弹头准备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其速度约为5到6倍音速,当反导导弹以5倍音速接近弹头时,不同于以往的反导导弹,萨德所携带的导弹会释放一种动能飞行器,这枚动能飞行器会在精确定位的情况下撞向来袭弹头,这种十分精密的反导手段是美军多年深耕反导领域的结晶之一。虽然现阶段萨德还远远达不到百分百可靠,但以其目前的实验成功率实际上已经相当不错,而经历了此次实战则进一步证明了其有效性。
虽然美军和阿联酋方面尚未公布此次袭击和拦截的有关细节,但可以确定的是,洛马在这件事上又可以狠狠地吹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