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最佳主角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为“中国电影三大奖”。三大奖项对影片的评判标准各有侧重,中国电影华表奖由政府出资奖励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属于鼓励性质的电影奖项;中国电影金鸡奖由电影界的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并由专家实名制投票产生奖项;大众电影百花奖则是由观众投票产生。2022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花落徐克、陈凯歌、林超贤三位导演的《长津湖》,这部影片夺得奖项的冠军并不令人意外,“新主流电影”一直是近年来的大热影片,影片内容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能够让观众在观影后获得民族自豪感。“新主流电影”唤醒观众对历史的民族记忆,影片内容通俗易懂,观众可以产生情感共鸣,但是对于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观影审美来看,除了“新主流影片”之外,电影市场容纳更多电影类型的存在,观众在影片选择角度能够更加多元化,增加观众观影的兴趣。
除了最佳影片奖项令人瞩目之外,“影帝”“影后”的角逐同样也让观众兴趣盎然。电影市场的影片观众不太可能一一涉猎,但是提到一些演员名字,观众耳熟能详。第35届金鸡影帝花落《人生大事》朱一龙,金鸡影后花落《妈妈!》奚美娟;这两部影片的角度都选取了情感故事,《人生大事》关注往生故事,《妈妈!》关注母爱故事,两部影片都以人生历程中的生老病死线索为背景,讲述出一段平凡但又不平凡的故事,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由观众投票产生的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影帝影后花落张译和袁泉。虽然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奖项评选标准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共通点,比如演员的角色完成度、观众的口碑以及角色对于剧情的契合度。
首先,影片中的人物设定是促成演员能够“加冕”的原因之一,《你好!李焕英》从整部影片的剧情设置以及拍摄手法的角度来看,该影片都不是最有创意也不是技术完成度最高的作品,“李焕英”的角色设定无疑是张小斐能够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的原因。“李焕英”是中国传统意义中的母亲形象,她贤惠、善良并且热心,在张小斐的演绎下,很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而张小斐在表演上略带“老态”的细节处理,让观众更加信服“妈妈”角色的穿越感;在《妈妈!》中,奚美娟作为母女亲情纽带的中间一环,她既要有作为母亲角色的呵护又要有作为女儿角色的“软弱”,这种天然的亲情基调能够让观众不自觉地被演员饰演的角色带入其中,产生情感共鸣,仿佛自己置身于故事中,完成着故事的进度。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给到《少年的你》周冬雨,陈念作为校园霸凌事件的受害者,面对不断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她反抗、反抗失败、再次反抗的过程也成为了她的痛苦回忆,这段历程给她留下了磨不掉的印象,这段痛苦的记忆也可能是一些校园霸凌事件受害者的回忆,让更多善良的人共情于这一恶劣校园事件;在《人生大事》中,朱一龙作为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替逝者完成人世间的最后一程,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再恐惧或忌讳这一与殡葬打交道的人群,同时能够让观众对“死亡”意识逐渐放松,不“谈之色变”。
其次,除了角色设定出彩之外,演员的演技同样也是获得成功的又一大因素。在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影帝投票中,实力演员张译凭借《悬崖之上》斩获最佳男主角,除了《悬崖之上》,张译在众多影片中都塑造出了令人深刻的角色,《一秒钟》为了寻找女儿在影片痕迹的父亲、《我和我的祖国》篇章中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人员、《山河故人》财大气粗又在晚年对故乡有着深深眷恋的张晋生、《亲爱的》寻子联盟中的大哥,所有人都找回了自己的孩子,最后失望且无奈放弃的迷茫父亲。虽然人物设定是能够斩获奖项的原因之一,但是能够实力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更是对角色的完成。同样与张译并肩的大众电影百花影后袁泉,凭借《中国医生》中的防疫医生演绎,让她收获殊荣。袁泉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与对手演员“一眼万年”的演绎,也让观众对她念念不忘。无论是《暗恋桃花源》中的云之凡、《简·爱》中的简爱、还是《青蛇》中的白素贞,都让她在话剧领域更是大放异彩。
最后,观众通过自己喜爱的演员选出“影帝影后”,评审通过自己专业的眼光选出“最佳男女主角”,这不仅是对演员的激励,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电影创作者们对接下来的创作有一个参考价值,无论是从人物的设定还是人物对于叙事的层层推进,都能够有更多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更多更多优秀的影片,繁荣电影市场。观众也可以选取通过电影市场中的影片,培养自己的观影习惯,提升自我艺术审美价值的标准。在整体的电影过程中,并不是单向输出的通道,而是循环的过程,观众、电影制作者、电影市场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佐证。
电影作为一种造梦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对现实的虚幻造像,同时通过多种呈现方式亦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实社会或者历史记忆,多元化的电影类型,能够让观众有更多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对于电影制作者的角度来讲,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价值,更好地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准完成自己的作品,对于电影市场而言,能够让整个电影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更加百花齐放。无论是评审所选定的中国电影金鸡奖,还是观众投票产生的大众电影百花奖,都是观众与电影人之间的互动方式,都是让电影的未来更加顺利。其实在与电影相对的现实空间,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最佳主角,我们可以从电影中找到自己最相似的细节与之共情,也可以看到现实中完全实现不了的事情,产生更多在头脑中的想象。电影与观众相辅相成成为一种双向循环过程,能够让电影艺术更加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