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坊小支教的100天丨志青春

2022-12-26 12:50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刘淑琦、王琪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

“快看,是新来的志愿者老师!”


       从2017年开始,西农研支团就在坊镇中心小学扎下了根。2022年9月2日,两间“专属”宿舍,迎来了它们的第六任主人。


       孩子们都知道,开学了,西农大的哥哥姐姐们就来了,他们盼望着、盼望着,猜测我们长什么样子、姓什么叫什么、会不会教他们班,猜测、好奇又小心翼翼,对他们而言,我们似乎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见到我们的那一刻,孩子们问,你们会像高老师、唐老师一样对我们好吗?我们说,一定会的。

图片
教室里期待的孩子们


“老师,我喜欢你的课!”


       我们分别承担了三、四、五、六年级部分班级的数学、英语、科学以及自然科普、手工劳技两个社团的教学工作,初来乍到的我们既陌生又紧张,可孩子们似乎戴上了一层“滤镜”,他们说,你们讲什么我们都爱听!

       第一堂课,我们把大学的样子、学习的专业、将要教授的内容一股脑倒了出来,孩子们听入了迷,眼睛雪亮,笑容都仿佛发着光。
后来的课上,我们一边听课评课,吸取着老教师们的经验;一边和孩子们谈天说地,努力走入他们的内心。几次课过去,孩子们追着我们进了宿舍,大喊:“老师,下一节什么时候上!我喜欢你的课!”

图片
刘淑琦的第一堂课


图片
王琪璘的第一堂课


       在手工劳技社团上,我们向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们讲述了“红船”的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做完作品后,他们竟然主动给自己的小船起了名字,“前进号”、“中国加油号”、“未来号”······很多孩子还拿着笔排起长队说,“老师,可以帮我写一个我爱祖国吗?”“老师,我想写一个祖国万岁。”孩子们发自心底的爱党爱国之情那样纯粹,那样有力量。

图片
孩子们自发书写装饰的“童心向党”小军舰
图片
图片
和社团的孩子们在一起


       自然科普社团上,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五谷画上自发画起了神舟十四号、冰墩墩和雪容融,争着抢着要试飞无人机、拼装机器人,他们已经把科技融入了最日常的点滴中,把祖国的发展化作了成长的力量。


“老师,我觉得你很好!”


       淑琦说:


       菜鸟新手初来乍到,由于教授数学和科学,学科的严谨性、规范性让我表现得很严厉,越想温柔地鼓励他们就越束手束脚,不知道怎么表达。


       指导学生制作科技作品时,我问他们对我有什么建议,小王同学的话一下子治愈了我。他一边粘贴纸板一边认真地说:“老师,我就觉得你很好!你讲的知识很有趣啊,有问题你也给我们耐心解答,纠正了我们好多错误呢。”听到这里,我愣住了,这句暖暖的鼓励让我明白,原来我的努力他们都记在心里。


       渐渐地,我开始尝试和孩子们谈学习、谈生活,谈每一件微不足道却很有趣的小事。孩子们越来越愿意跟我交流,说说小烦恼,谈谈小梦想,时不时突然给我来个熊抱。我们互相了解,互相熟悉,课堂上多了好多高举向天花板的小手和闪光的眼睛,我想,我做到了。


图片
孩子们在指导下完成作品


       琪璘说:

       英语学科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语言的应用,所以我带来了许多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在课堂和课下给他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一下子就征服了他们。
可就在支教生活即将满100天的时候,校长叫我去了办公室。他说,学校一直紧缺英语老师,这次争取来了一位老师,由她来接替你五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正值晚饭时间,有不少学生看到了新老师,他们扔下筷子就冲进我的宿舍,我努力平复心情,告诉他们,明天上课还会见面。

       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平时吵闹的学生安静了,平时安静的学生吵闹了,整个教室都哭成了一锅粥。我从未想过,原来与一群孩子结下深厚的情谊,只需要不到100天,原来走进他们的心里,也只不过100天。现在,我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每天晚饭后,我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小纸条,写着他们的秘密和烦恼,也写满了他们对我的爱。

图片
学生们的神秘“盲盒”


“孩子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慢慢地,我们的门口有了络绎不绝的小脑袋;口袋里多了不少桔子和糖果;路上响起了一声声“数学老师再见”“英语老师再见”“科学老师再见”。


       慢慢地,害羞的学生敞开了心扉,紧张的孩子展开了笑颜,初来乍到的我们放下了负担。


他们说,将来也要去你们的大学看看。


图片
刘淑琦与帮扶学生在一起
图片
王琪璘与班级学生在一起
图片


       在坊小,孩子们用他们的童稚和真诚温暖着我们,我们也用认真教学和点滴关爱回应和守护他们。教育即爱,爱即教育,于细微处更见温情。


       一心赤诚将梦播种,一意坚定伴护花开。至此百天初心不改,跟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时光!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微信公众号“西农大研支团”

编辑: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孔翔(池州学院)

插画: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

在坊小支教的100天丨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