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卫考研-复试必备 | 还没选好心仪的导师?你需要这份导师选择攻略!

2021-02-04 22:00 作者:卫灿公卫研习社  | 我要投稿

目前,部分省份已经陆续公布了21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大部分省市2月中下旬即可查询成绩。


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为出分后一周内,正在准备复试的小可爱,你选好导师了吗?你是否听说过“大老板”、“小老板”这些名词呢?其实这都是指的研究生导师(避雷提醒:日常和导师交流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直呼“老板”哦)。


要知道导师与你的整个硕士阶段 学习、生活、就业等都关系紧密,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的硕士生涯会怎样度过。那么导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呢?选择导师时又该考虑哪些因素呢?今天小卫来跟你唠唠~


01


导师类型


关于导师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将导师划分为横向课题导师和纵向课题导师,横向课题指偏理论研究的课题,适合决定继续读博深造的同学;纵向课题是指偏应用的课题,适合毕业后打算找工作的同学。


也可将导师划分为“大导”、“小导”。大导是指一些很牛的知名学者或教授等,科研资金、课题都较多,课题组中还有很多其他导师共同研究课题。而“小导”则是指这些跟着大导研究课题的导师,属于同一课题组。


无论将导师划分为哪种类型,同学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都需要重点关注两个能力,科研能力和带学能力。科研能力决定了你在研究生期间能不能有资源去做课题,而带学能力则决定了老师能给你多少指导,你能不能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并顺利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科研能力和带学能力的不同将导师划分为四种类型。


科研能力强,带学能力强


☛ 特点: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导师,如一些还没有较高头衔的知名副教授或教授等等,此类导师一般有理想有抱负,科研资源较多,重心也会放在科研上。选择这类导师,能有较多的机会做科研,同时也能得到较多的指导。


☛ 选择指南:比较适合不太看重“虚的东西”,想要一心做科研、出成果的同学。这类导师也会比较抢手,也会比较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一般都希望学生能够直接上手科研项目。


科研能力强,带学能力弱


☛ 特点:通常为一些知名学者,有较多的头衔或者一些行政职务,这类教授一般只会出现在一些重大活动上,也会有科研任务,但科研任务都会交给手下的小老板,学生一般也会交给小老板去带,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较少。但因为其名气较大,对今后的读博或者找工作可能会有一些帮助哦~


☛ 选择指南:这类导师一般没有很多时间去指导学生,也很难确定会碰到怎样的小老板。未知性较大。适合自制力较强的同学,在无人push的时候也能继续科研。


科研能力弱,带学能力强


☛ 特点:此类导师一般为年轻导师,带学生时间不长,学生人数也较少,因此有较多的时间来陪伴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也比较亲近。但这类导师的科研资源较少,发展空间较小。


☛ 选择指南:适合自制力较差的同学们,导师会与你联系更多,和你一起推进科研进程。课题组整体的氛围会比较轻松,导师会给予你很多生活上的关心,整个研究生生涯会过的比较舒服,如果自己比较努力,也能有不错的发展。


科研能力弱,带学能力弱


☛ 特点:这类老师行政职务方面的事情比较繁忙,或邻近退休,研究课题一般较少,心思也不会重点放在科研上,与学生的接触也是比较少的。课题组整体的气氛是比较轻松的,毕业也比较容易。此类导师一般数量一般不多,也可能是挂名,可能不会列在官网上。


☛ 选择指南:此类导师适合想要轻松毕业,毕业后就找工作的同学。一方面,导师的资源可以为你介绍一些工作机会;另外在研究生期间,科研不会占据太多的时间,也有时间去参加一些企业或公司的实习,提升与工作相关的技能!


02


如何选择导师


在了解导师类型后,我们在选择导师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兴趣爱好、读研预期、自身实力及导师人品。


兴趣爱好


对专业方向的兴趣是选择导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如果同学们已经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就可以直接选择相关方向。


如果没有确定很感兴趣的方向的话,那么可以先排除一些你绝对不会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在剩余的方向中综合其他因素选择。尽量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定在某个范围内,错过了一些合适的导师。


明确读研预期


根据上面划分好的导师类型,同学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导师其实是适合不同的同学的,没有绝对的好导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因此同学们需要先想一想自己读研的预期是什么,是想要做好科研多发文章,继续读博深造,还是想毕业后找份工作。


也要考虑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科研氛围,是喜欢比较轻松的课题组,还是喜欢学习氛围较为浓厚的课题组,根据这些因素来综合选择导师类型~


评估自身实力


一场考试虽然不一定能体现一个人的全部实力,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最公平的评价大家学习能力的形式。研究生初试成绩往往在整个研究生成绩评定中占比50—60%,因此初试成绩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导师选择你也是大家选择导师“级别”的参考依据。


导师的职称一般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初试成绩在前15%左右的可以选择1-2位教授进行自荐;初试成绩在前40%左右的同学,建议选择1-2位副教授或者1位教授1位副教授进行自荐;其他同学考虑2-3位副教授或讲师进行自荐。建议大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后,慎重选择心仪的导师,切勿随意地做出选择,错失好机会。此外,考研英语分数高可能会为你额外加分哦~~


导师人品因素


如果说前两个因素决定了你能不能在研究生期间学到东西,那么人品因素就决定了你能不能顺利毕业。什么是导师的人品呢?即导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学生的。会不会恶语相向;会不会压榨学生的时间,派学生去做一些与学术无关的杂事;会不会侵占学生的成果等等。如果导师有过这种行为,一定要慎重选择。

以上就是选择导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啦。选择导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初试出分前,同学们就可以查找导师相关的信息,多了解几位导师,选择2-3名导师作为自己的意向导师。即使觉得自己分数不高,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小,也一定要好好了解导师的信息,慎重选择导师。


同时也要注意,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同学们在出分后一周内一定要及时发送邮件自荐,也要在复试好好表现,尽可能去赢得老师的青睐。若无论最后有没有成为心仪导师的学生,都需要Balance我们的心态,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说完如何选择导师,同学们就已经清楚需要了解导师的那些信息了,那么如何查找导师的这些信息?如何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呢?下期小卫再和大家详细聊一聊~


公卫考研-复试必备 | 还没选好心仪的导师?你需要这份导师选择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