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资金安全,银行紧急出手限额!电诈产业链关键环节就在这?

打击和防范诈电信诈骗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电影《孤注一掷》,揭秘了境外网络诈骗全产业链的黑幕。资金是如何流转,电影在一幕镜头给出了答案。
在影片中,一群骑着摩托车的人呼啸而过,拿银行卡帮助电信诈骗团伙取现金,场面极其紧张。利用非法银行卡获取并快速分散转移受骗人员资金,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关键且绕不开的一环。
事实上,这群人看似游离在诈骗团伙之外,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随着网络的普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量剧增,许多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诈骗,但出售银行卡为电信诈骗提供帮助,同样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在完整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中,角色分工明确,由“金主”“卡农”“菜商”“话务员”“水房”“车手”等角色组成。

“金主”作为实施诈骗的幕后主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组成,负责招募组织培训团伙成员;“卡农”是指非法收购银行卡的人,卡农重点选择学生、农民工、老年人等,用高价回收购买或赠送礼物的方式诱导办理银行卡,再转卖给“金主”;“菜商”是指非法获取大量客户信息,打包卖给“金主”,常常通过快递公司、房地产销售、汽车4S店等渠道;“话务员”是指诱导被害人的角色,以专业的话术进行培训,通过高回报为诱饵或冒充公检法实行诈骗;“水房”是指清洗转移涉案资金的机构,从“卡农”手上收购的银行卡,分多个层级,一级卡为最前端直接转移涉案资金,快进快出到“水房”通过支付、转账、消费等方式拆分资金到多个层级的卡,来回转移;“车手”是指戴着头盔、口罩、墨镜遮挡掩饰的角色,夜间无人的时候通过驾驶无牌摩托车到人流量较少的ATM上进行快速支取现金。
如何提高账户风险管控,及时监测涉案资金交易,快速处理管控,在源头上阻断涉案人员作案,保障银行账户资金安全,这对银行提出了挑战。

对银行而言,防范电信诈骗也是工作重点。近期,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降低部分个人账户非柜面渠道的支付总限额。
比如,青岛银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高发,为切实保护资金安全,我行将根据客户账户的历史使用情况,对账户采取保护性措施,降低部分个人账户非柜面渠道的支付总限额,非柜面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捷支付、自助柜员机(ATM)、消费终端(POS)等。
其背后原因是,诈骗现象频发,非柜面渠道大额交易相对较难确认客户真实交易意图,长期不使用的账户突然出现大额交易也更为可疑。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银行在制定方案,诈骗团伙也在调整。当前,电信络诈骗银行账户呈现出银行卡持卡人遍布广、账户交易多样化、账户关联性明显、账户交易跨区域等特点。甚至一些犯罪团伙为了规避银行的涉案特征模型,在作案前先采取日常交易方式,如美团外卖、滴滴打车、超市消费等养卡交易,伪造正常使用的假象,涉案资金一旦进入就快速转出,分散转入、集中转出、通过ATM或柜面取款,规避银行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对扼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财产安全,不仅是银行和各部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做到不贪婪、不轻信、多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