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再现万亿 赚钱效应逐步体现 | 2023.10.31
10月30日,财政部网站发布通知称,为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将《办法》中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合规开展各类投资,遵守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相关规定,匹配自身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相关资质。偿付能力等监管指标不达标的高风险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不得违规开展股票等投资。
心态第一、策略第二、技术分析第三。
周一10月30日,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和创业板当日走势分化,沪指微涨0.12%,收报3021.55点;深证成指大涨1.61%,收报9927.99点;创业板指大涨2.48%,收报1977.69点。市场成交额继续放大,当日达到10381亿元,依旧延续深圳成交量高于上海成交量,为时隔两个月再度上万亿,北向资金净卖出23.98亿元。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其中半导体板块爆发,消费电子、医药、医疗保健板块涨幅居前,而前期的中特估板块比如石油、银行、公用事业、铁路公路板块跌幅居前,市场资金在从中特估切换到成长板块。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3600只,赚钱效应开始体现。三季报业绩增长的卓胜微、法拉电子、兴森科技等涨停。医药股继续维持强势,CXO和创新药走强,奥赛康、九洲药业、誉衡药业涨停。算力概念股表现活跃,首都在线、利通电子、南兴股份等涨停。下跌方面,中石油和中石化继续调整,银行股的邮储银行、中信银行跌超4%,这个也是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分化的主要原因。
交易策略 /指点迷津
针对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情况,几个月前国外经济学家辜朝明通过日本案例给中国开出的药方是“印钱”,然后政府花钱,也就是政府加大支出缓解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我们看到国内基本按照这个思路操作,第一步,降准降息印钱基本到位,M2连续多月10%以上的增长,这些钱现在的问题是留在商业银行账户,放贷不出去没有留向实体企业,但是这个货币政策基本到位了。现在政策环节到了第二阶段,政府花钱,原来地方政府由于土地财政,现在房地产疲软土地财政收入不行了,政府财政紧张,但是要花钱,怎么办,就是通过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解决隐形债务问题,我们统称为“一揽子化债方案”,让留在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流向实体经济,第二个思路,就是前两天说的“万亿国债”发行,让商业银行购买中央政府发行“万亿国债”,表面上看是灾后重建水利等等,实际是财政思维的转变,中央财政负责还本和付息,地方政府负责把资金流向实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同发力,暂时就会填补房地产疲软带来的GDP落差,让经济企稳回升。
从最近公布的9月宏观数据来看,8月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措施持续落地,各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对国内经济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情绪正在逐步恢复。从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以后,对资本市场的各种利好政策不断,同时整个市场估值也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上周末的社保坐谈会和周一的保险资金考核周期延长,各种利好政策不断累积、企业盈利逐步回升、北向流出变成流入、市场从重融资到融资投资并重改革优化、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市场信心逐步恢复等等累加后,市场赚钱效应逐步显现,资本市场也将从底部逐步上涨,因此接下来是一个难得的布局窗口期,坚定做多信心。
今日热点 /点石成金
一、医药
国内企业研发的药品授权出海。
二、食品饮料
最近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食品饮料板块超预期的比较多。
资金动向 /数据跟踪

值班撰稿 穆云吉
证书编号:S1070622050004
审核编辑 衣永东
证书编号:S1070610120020
免责声明
《财富长城核心内参》由长城证券总部投顾团队制作,资讯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讯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任何依据本内容所作出的决策,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