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年前在武汉许下的浪漫约定,我们如是履约

2023-03-31 21:53 作者:灵犀2O21  | 我要投稿

近期,来自四川、新疆、山东等地的66支医护队16000余人再次齐集武汉,发生了何事? 别慌,他们来赴3年之约的。3年前他们披坚执锐奔赴一线,用一身白衣筑起抗疫的“长城”。3年后疫情结束,武汉邀请他们故地重游同赏樱花。

看到这个新闻我真是太感慨了。 3年前那个冬天,4.2万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奔赴武汉,他们赶到武汉时冰雪尚未消融,离开时樱花已经盛开,可他们却来不及欣赏。两个月的时间,很多人都不知道著名的黄鹤楼、户部巷就近在咫尺。他们只是从一个医院奔赴另一个医院,最后事了拂衣去。 在那年,武汉与他们约定:再到樱花盛开时,邀请援鄂医疗队“回家”。 武汉从未忘记这个约定,并提供了最高礼遇。工作人员弯腰90度接机,交警专程为巴士开路,武汉大学铺上了红地毯搭起了樱花拱门,还暖心地为援鄂医疗队员们准备了抗疫纪念章。 有位医护人员在绚烂的樱花下哽咽道:“原来武汉没有忘记那年的我们!”此刻,她的内心是温暖又惊喜的。 是啊,如今隔离方舱、核酸岗亭都成为了历史,好多人都想赶紧忘记这不堪回首的3年。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却不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那一年,一封家书看哭了无数人: 疫事一起,情形颇烈,武汉三镇,尽为病土。儿自领命,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施针药,救死伤,施我所学,冀有所得,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惟望不负二老所嘱,医院所托,国家所命…… 那一年,全国都知道武汉有个金银潭医院; 那一年,4万名建设者用10天建起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震惊了世界; 那一年,一张请战书上签满了名字,盖满了手印; 那一年,防护服上写满了签名; 那一年,一位驰援武汉的女孩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那一年,一位90后的武汉医生因为抗击疫情而推迟了婚约,而这婚约却成了他永远无法完成的约定; 那一年,路边停了很多车,有些车至今没再启动; 那一年,一副红窗帘被网友拍成了连续剧; 那一年,千万级人口的武汉,大家打开窗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那一年,一位院士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市能挺过去; 那一年,14亿同胞都在喊“武汉加油”; 那一年,武汉挺过来了,樱花真的很美; 也是那一年,武汉许下了共赏樱花的约定。 武汉连续3年履约,只为确保每个想“回家”的人都有机会赴约! 武汉同济医院外的天桥栏杆上装有许多特殊的玻璃,上面记录了援鄂医疗队的名字和人数。 “山西医疗队1516人” “陕西医疗队1202人” “天津医疗队1307人” “云南医疗队1217人” “四川医疗队1463人” “江苏医疗队2802人”…… 3年之约虽然结束了,可这份情谊却以其他形式被武汉深深铭记。 向这些默默付出的“白衣战士”们致敬! 撰稿:在路上

三年前在武汉许下的浪漫约定,我们如是履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