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识乾隆帝,阅尽明学也枉然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李子寒泉

最近“明学”很火,都说道尽了一代霸道总裁的风范。听到这里,我替乾隆老爷子感到不高兴了:我,爱新觉罗·弘历,千万公里疆域的统治者、十八省江山的大清皇帝、青藏高原的文殊菩萨、白山黑水的八旗首领、世界万国的无上主宰。
论霸道总裁,谁能比得过乾隆大帝?
康熙和乾隆这两爷子是特别可爱的两个人,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身子上都透着一副蜜汁自信,康熙还只是在和臣子吹牛逼的时候偶尔来几个十三经、二十四史、明实录啥的朕都读过,来口嗨一下;到了乾隆就不一样了,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明学心传真谛来概括:
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

图一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图
这种水仙盆,全世界现存六件,其中有三件,被江湖人送绰号“牛皮癣”的乾隆皇帝,刻上了自己的诗,这首诗,是乾隆一生近五万首诗的其中一首,叫《猧食盆》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
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
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
乱棋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
猧就是小狗,也就是说,乾隆金口直断:这水仙盆,就是唐宋时候的狗盆[1]……你开心就好。
生怕别人不懂,乾隆还特意写了题注:
猧食盆,实宋修内司窑器也,俗或谓之太真猧食盆。
是不是狗盆我不知道,但是别人明明是“宋汝窑青瓷”,不是啥“宋修内司窑器也”。但是人家乾隆说了: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这就是当做狗盆的宋修内司窑器,你有意见吗?
不,我没有。
如果说这件狗盆还不够让你领略乾隆霸道总裁气质的话,那么,下面请出乾隆皇帝金口断定、御笔题诗的制作于公元1200年前的碗托……

图二 玉璧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有一天,勤奋好学的乾隆皇帝看到了一块上古玉器,决定对于这个器物做一番”严密”的考证,乾隆仔细端详了一下,一拍大腿:
这玩意儿尼玛不就是一碗托嘛……
我:……
是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玉璧好吗?
当然,乾隆帝不可能听我的。因为,明学语录说:

图三 表情包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对于自己的这番考证,乾隆帝十分得意,于是……这只上古玉璧也遭了毒手,乾隆皇帝御笔又写诗一首,并让人刻在了这块玉璧上,表达自己考证的独到见解:
谓碗古所无,托子何从来。谓托后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谓碗即盂,大小异等侪。说文及方言,初无一定哉。然而内府中,四五见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实所谐。
短短几句诗,乾隆考证了两个极其重大古代物资文化史问题:
1、玉璧为碗托说;
2、玉碗在上古存在说。
考证一环扣一环,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第一点,乾隆说:观其精神气质,这就是碗托,谁不服谁反对?
群臣:皇上说得对啊!
乾隆很开心,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啊,玉璧为碗托说一看就是定论了。
对于第二点,乾隆思考到:既然这是碗托,那碗托必须配碗啊!所以,上古时候一定有玉碗。命题二得证。
群臣(心中疯狂吐槽我TM还能说什么):……皇上圣明!
乾隆表示,这么严谨、客观、真实的考证,一定要传之后世啊!不然后人看不到这么高深的考证水平,多可惜。得,我写诗一首。来人呐!给我刻上去,也算是为后世做一件好事了。
于是,就有了这个“牛皮癣”乾隆的巅峰之作,碗托玉璧!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这还只是开始!!!
乾隆又一想,光题诗不行啊!既然是碗托,我就得给他配个碗啊!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齐齐整整。来人呐,给我去库房里面找一下,有没有上古的玉碗,给朕找过来配上。
众太监心里表示:找得到,那才是有鬼了……
乾隆很遗憾,既然找不到,那就只能找个定窑瓷器来配上了,但是!为了让后人知道我的考证水平,这件瓷碗上也得给我刻上和碗托一样的诗,没办法,我乾隆就是这么追求完美,于是,有了这个碗:

图四 玉碗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对于为什么要这个碗,乾隆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碗,其中代表着天道:
碗托两未离,只一留吟裁。其余瓷配之,亦足供清陪。兹托子古玉,玉碗别久乖。不可无碗置,定窑选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离而聚,是理难穷推。五字纪颠末,丰城别寄怀。
对于这个碗,乾隆还贼满意,说,你看: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
这个碗和那个碗托简直天生一对啊!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那都是一个碗托!我乾隆真的是考证天才!
真·为人不识乾隆帝,阅尽明学也枉然……
毕竟我是诸佛之师·文殊师利·乾隆

图五 乾隆佛装像唐卡(文殊菩萨),郎世宁等绘

参考文献:
[1] 艾江涛. 被乾隆视为猫盆的它,确是宋徽宗最爱.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