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西沁县发现金代砖雕墓

2021-07-29 09:49 作者:考古快递  | 我要投稿

山西沁县发现金代砖雕墓

选自《文物》2000年06期,商彤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郭海林(沁县文物馆)

1998年12月,沁县南里乡西林东庄村西发现亠座古代砖室墓,省考古所闻讯后派员协同沁县文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 墓室概况

西林东庄村距沁县城西南18公里,位于东高西低的半环状朝阳山坡上,此墓顶地表已被推整平坦,西、南的旁侧因取土形成断崖,而暴露墓室的破洞即在此墓室西南壁的中部。

墓坐东南朝西北,为仿木构建筑的单室砖墓。其墓道处现立有电线杆,故未作发掘。甬道辟于墓室的西北壁中央,为半圆弧形拱券顶,高1.2(下部砌作束腰须弥座)、宽0.6、进深0.48米。其外侧有错缝平砌的封门砖墙封堵。

墓室内平面八角形,进深3.2、横宽2.85米。沿周壁砌作G1形棺床,亦作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砌有抹角柱,柱间嵌华板),高0.5米,通接于甬道下部。棺床面上以方砖(0.32 x 0.32 x 0.05米)错缝平铺;墓底部以条砖(0.32 x 0.16 x 0.05米)作错缝横排铺就。

墓室周壁均砌砖雕仿木结构形式,八角处皆有倚角立柱(下有方形柱础),上托一道普柏紡,高0.85米。两柱间壁上砌雕幔帐卷帘;或裱砌板门,两侧刻根窗;或砌出箱奁、灯擎。转角柱头斗棋为斗口跳单下昂,每壁的紡间亦设补间斗棋一朵;其上承替垫板一周,以莲花瓣形砖雕砌出外突的基台;再以条砖砌作一周框格(内嵌孝子故事的砖雕人物画面),高1.75米。向上又砌转角五铺作单下昂斗棋,各托挑檐替木,承一周撩檐紡,设一匝檐椽、檐飞,上覆瓦珑、猫头,高2.3米。再以条砖逐层叠涩收拢成穹隆形墓顶(近墓顶收口处砌有三层莲花瓣形砖雕),至墓底通高3.5米(图一〜四)。

墓室内通壁施彩绘。其柱间壁上涂黄色,以墨线勾勒出帷幔,又以红色描绘板门、家什。仿木结构的柱、紡、板上涂黄色底衬后以红色勾勒木理纹,斗上涂红色做地后以白色勾勒界边,棋上则彩绘有变化的破旋子花卉图案。検眼壁上皆有单幅的折枝牡丹、莲荷等图画(有红、绿、黄、赭、白、黑等色,系没骨画技法)。樣涂黄,飞刷白,皆以红色勾边,又以白色点簇猫头。叠涩墓顶的层砖也作红、黄色间隔的涂刷。

二 砖雕人物

墓室八壁中,东北、西南壁较宽,其中部砌有四个框格(其中一格内绘有没骨画的莲花荷叶图);余六壁皆砌三个框格。内高35、宽18-32厘米。计有二十四个框格内嵌饰孝子故事人物砖雕。其砖雕为模制,先将范模附着于砖坯上,并用铁钉固定,待入窑烧烘成砖质后,再以白色刷地,以红、黄、赭、青、黑等色敷彩,并以墨线勾勒人物的细部。有部分砖面上残存着墨书题记,标示出孝子故事题目(可辨识墨迹的则实录,依稀难辨者则不载,其为何人故事属于判断)。自墓向始,依壁由左至右介绍如下。

西北壁:郭巨图、王武子图(题字"[王]武子为婆割股”)、陆绩图(题字“陆绩行孝”)(图五~七)。

北壁:元觉图(题字"元觉[拖]揮床”)、姜诗图(题字“姜诗行孝”)、舜子图(题字“舜子亲口山口口”)(图八~一0)。

东北壁:鲍山图(题字“鲍山背母口[熟]”)、丁兰图(题字“丁兰剖木为母”)、赵孝宗图(题字“赵孝宗将小替大”)(图一一至一三)。

东壁:杨香图(题字“杨香女为父骑虎”)、鲁义姑图、孟宗图(图一四~一六)。

东南壁:田真图(题字“田真行孝”)、老莱子图、曾子图(图一七~一九)。

南壁:刘明达图、闵子骞图(题字“闵子骞行孝”)、刘殷图(图二0~二二)。

西南壁:曹娥图(题字“孟宗为母思竹笋”,此为当时匠人错题)、韩伯俞图(题字“韩伯俞行孝”)、董永图(题字"……思葬”)(图二三~二五)。

西壁:映子图(题字“映子为母思鹿乳”)、蔡顺图(题字“蔡顺为母[采]植”)、王祥图(题字“王相卧冰为母[求鱼]”)(图二六~二八)。

三 随葬器物

经调査,墓刚暴露时,墓室内有4个头骨,分4堆骨骸;在时形棺床上如何放置已不清;或属二次迁葬(在此墓附近进行考古钻探,亦未发现另外的墓葬)。墓室内多有扰动土,部分来自破洞外的塌落土,还有埋没至棺床面上0.2米厚的淤土,系甬道封门砖处上端的地面渗水漏洞所为。墓中随葬器物原已散出,经收集共得以下数件。

陶罐5件。灰陶质,素面,皆有器盖。卷圆唇,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器盖螺壳形状,中空。罐口径10.8、底径11.2、通高22.2厘米(图二九、三三:1)

陶盘1件。灰陶质,素面。敞口浅腹,折平口沿,斜壁微鼓,平底,其盘内底部凸起。口径17.6、高2.8、底径14.8厘米(图三O、三三:3)。

黑瓷罐1件。圆唇敛口,为白瓷釉;外口沿下有一周轮刻凹槽,其下腹壁微鼓为黑瓷釉,至底部平折。白口黑罐,似镶银口。圈足中空,无釉。口径14.8、高14.6、底径8.4厘米(图三一、三三:2)。

白瓷碗1件。敞口圆唇,斜腹壁,圈足中空。碗内外皆施釉,外壁至圈足际,内底部有涩圈,支钉三个。口径18.4、高8、底径6.8厘米(图三二、三三:4)。

四 小结

此墓内没有纪年题记。从墓葬形制,仿木构建筑砖雕,随葬器物,孝子砖雕的服饰及其二十四孝故事的组合,参照对比晋东南地区出土的同期墓葬资料,可判定此墓的埋葬年代为金代中期。有记载称,金代不为官者不得用墓志,而此墓砌造考究,装饰华美,墓内死者应是当地富贾乡绅。

此墓为沁县境内金代砖雕墓的首次发现,其保存完整组合的二十四孝人物砖雕,亦为晋东南地区乃至我省同期砖雕墓所罕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代的社会时尚。

参加清理工作的还有吕剑峰、宋少宏。绘图、摄影:商彤流

(责任编辑:李力)

山西沁县发现金代砖雕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