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航母又闯南海,东风“歪嘴一笑”【懂点儿啥】

2020-09-07 13:54 作者:观察者网  | 我要投稿

【本文为观察者网视频栏目《懂点儿啥》的图文版本。作者:@肝帝董佳宁 陈辰 柳叶刀 大包。主讲:@肝帝董佳宁 视频地址:BV16y4y1y7Ed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我发现大家对我很不公平,沈逸老师密集更新,是从7月31号开始的,到今天一共更新了10期。我从7月31日开始,更新了12期。凭什么让我退?当然了,我看到上期又有不少人扶我当肝帝了。这期我们聊聊东风。要快递,就找东风。



美国最近在我国不断搞事,一架U-2侦察机,擅闯了黄海的实弹演习禁飞区。我们迅速做出了回应,有媒体进行了报道。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两款我国的大国重器——东风21D和东风26。这两款都是中程弹道导弹,非常先进,改变了海战规则。以它们为核心,建立起的防御体系,让美国日子不好过了。


弹道导弹出现的时间很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的V2导弹。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种黑科技,纳粹德国可以在境内任意一处发射阵地,向欧洲其他国家投送火力。它飞行起来是这样的,起飞后冲出大气层,到达预定高度和速度时,发动机停止工作,导弹开始惯性飞行,再次进入大气层,最后命中目标。


这是一种“天外飞仙”,敌国无法拦截。只有我打你,你没法还手。于是二战之后,美苏开始重点研究。冷战时期,技术更新很快,射程范围更多样,制导设备更先进,甚至还可以装载核弹头。弹道导弹的类型,是以射程来区分的,小于500公里的,叫短程弹道导弹,500到5500,中程的,射程更远的是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


因为杀伤力太大,所以就有了一个《中导条约》,1987年美苏两国签署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限制双方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发、生产和部署,以及对现存导弹的销毁。中程弹道导弹实际上比洲际弹道导弹更为危险,因为射程更短,预警时间也就更短,拦截难度就更大,还可能导致极端情况,就是让一个国家选择冒险主义。所以东风21D和东风26,也让美国海军非常头疼。


有一种弹道导弹,叫做弹道反舰导弹,专门打击水面舰船的,其中就包括航母。地面目标是固定的,舰船是移动的,所以难就难在这里。首先,发现敌方航母,就已经很困难了,真的是大海捞针。二战的中途岛海战,美日舰队发现航母,都得依靠侦察机目视,一找就是几天,而且还是运气好的情况,至少天气要晴朗,视野更远。冷战时期,卫星技术还不够发达,苏联要找到美军航母编队,必须依靠侦察机和远程雷达,还要有大规模的海上搜索,才有可能。



这就是侦察机和雷达的第一个局限,探测范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换飞机,能飞得更高,受到地球曲率影响小,但问题是载重有限,带不了大雷达。还有一种方式,不用飞机搭载着雷达了,换成陆基雷达,或者海基雷达,这个尺寸够大、功率够高,但是高度太低,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更大。


这些设备的探测范围只有几百公里,几十年都没法解决。近些年出现了一个黑科技,超视距雷达,对海侦测的极限范围大大增加,但也不超过3000公里。所以对弹道导弹来说,对机动目标,就是舰船,靠传统雷达,做不到精准制导。


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靠卫星。卫星现在已经能对机动目标,实时跟踪了。第二,要靠侦察机的进化。侦察机从有人变为无人,所携带的设备更小、更加先进。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烧蚀。弹道反舰导弹速度是很快的,是几倍甚至几十倍音速,一倍音速一分钟就是2万米,5倍音速一分钟就是10万米,100公里。与空气剧烈摩擦,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飞到地方自己烧没了。不至于不至于,反正是会处于极端的工作环境。那么怎么在这个环境中保证弹头的正常工作,就是技术上的难题。我国的技术人员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成功地提高了导弹的精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弹道反舰导弹的概念,上世纪中叶就被提出了,但美苏都认为是无稽之谈。就在十几年前,还被认为是不可实现。“战忽局”的同志们也长期“辟谣”,称我国根本就没有这一武器,美国那是瞎紧张。现在看来我们得感谢战忽局同志们的工作,因为之前美国人可能真信了。


我国的弹道反舰导弹,本质上是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D射程为1800公里,东风26B的射程4000公里。两者都有末端机动能力,突防能力强大,以目前美军的技术是无法对他们进行末端拦截的。这两种导弹即使采用常规弹头,也足以使大型水面舰艇,失去作战能力,如果装备核弹头更有可能直接击沉。



东风21D,东风26,是我国的核心武器,打击范围覆盖南海,甚至触及关岛,对整个第二岛链范围内的军事单位,进行威慑。美军的常规力量,是依赖航母打击群和航空兵部队的,在近几十年的战争中,他们已经被证明,是极其高效的战争力量。可是弹道反舰导弹,改变了这个规则,航母战斗群面对这个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说,这两款弹道导弹,是一个根本上的改变,根本改变了中美两国在东太平洋的常规军力对比。


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问题是,弹道反舰导弹需要的是整个体系的配合,不是单兵作战,就是所谓的“杀伤链”。从对海上目标的观测、监视和追踪,到发射、制导、命中,需要完整的体系。如果体系中的某个节点被摧毁,就会极大地影响整体的作战效能。


我们逐个来看一看,发射车不是在近海的区域,可能在内地,所以被摧毁可能性不大。卫星安全也是一个问题,美军已经展示过自己的反卫星技术,这在战时是个不小的威胁。同时,美军反导技术很强,不管可靠性如何,已经有能力,对上升期和在大气层外惯性飞行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了。


我国的海洋安全,近些年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美军向整个亚太地区增派了海空军兵力,包括很先进的技术装备。2019年8月,美国已经正式退出了《中导条约》,这个条约就自动失效了,甚至还在考虑,将中程弹道导弹部署在日本,并在中国周边建立反导系统。


南海位处整个东南亚的中心区域,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连通了至关重要的航道——马六甲海峡。这块区域是贸易、军事上的重中之重。美国的霸权肯定不会放过这片地方。


美国在东亚地区长期经营,拥有军事基地,东亚各国赖以生存的南海各处航道,都会被美国直接威胁到。所以,我国要在南海扩建岛礁,建设军事设施,为的就是保护我国的海洋安全。



在南海扩建的岛礁,将成为我军在前线的战略支点,而且扩大了我国在这一方向的战略纵深,让我们获得更多主动权。有了东风21D和东风26,如果美国海军、空军进入南海,他们就时刻处于高风险状态,增加了美国的战略成本。


至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与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还有着摩擦,除此之外,也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从长远来看,东亚、东南亚各国对资源合作开发,才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


此外我们还要理解的是,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在战时并不敢进入南海。美军舰艇一旦进入这个地区,就会长期受到跟踪监视,开战便会遭到各种武器的饱和打击。战时,美军很可能会以关岛为核心据点,部署大量远程轰炸机,装备防区外攻击武器。同时发展空中加油技术,增加空军的打击范围,并且,要分散部署在多个基地,避免被“一锅端”。


美国海军会在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之间,保持机动,远离反舰导弹打击范围。这就牺牲了打击效率,换取生存能力,实际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在中程导弹的威胁下,关岛的军事设施都不够安全,更不要提在亚太地区这些距离更近的军事基地了。


美军侦察机隔三岔五就会来到南海滋扰。今年6月,美国海军先后出动三艘航母,进入我国南海海域。8月底我军在南海进行了演训,9月初,解放军在三海密集演习。国防部的发言人已经说了,“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也是老话。这些动作,就是要证明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土安全,维护地区局势的稳定。



好了,希望大家能给我一键三连,或者仅仅是给点一个赞,鼓励我们的团队,更好地坚持,更好地做下去。我们节目固定是在每周四晚上,和每周日上午更新,如果有加更,会在周一或者周二的晚上。我的个人号也欢迎大家来关注,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肝帝董佳宁,那里的内容更加轻松、范围也更广。


我们这次抽一个大奖,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力度,在一周内,使用我的专属邀请码666购买观察员的朋友,都有机会参与。奖品和规则在我的个人号里。观察员,是观察者网的付费课程频道,网页端访问member.guancha.cn,手机端,各个应用市场搜索“观察者”三个字,即可以下载。9月份购买,本来就是有礼品的。一是《民粹主义大爆炸》,作者是约翰·朱迪斯。二是文扬老师的书《天下中华》,三是陈平老师的书《代谢增长论》。观察员,每年收费是198元,使用我的专属码666,可以立减10元,这样相当于每天不到6毛钱。好了,大家别忘了666,我们下期再见。

 


美国航母又闯南海,东风“歪嘴一笑”【懂点儿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