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学?寻找美学与柒号生活的平衡之道
提到美学,许多人也许会想到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那种晦涩难懂抽象化经典著作,也有很多人会想到古希腊文化那种依然留流传于世的庄重建筑与雕塑作品。但是不论是文字中有关美学探索,或是文艺创作中对美好的塑造,"美学"这个词语好像总是脱离出我们的柒号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美学远远比大家想象中的关键。做为一种文化与文明的抽象化语言表达,从宏观的层面说,美学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特征,从小的层面说,一个人对于美学的解释,呈现出柒号本身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程度。
例如,那幅被人们称为绝世画作的《千里江山图》就来源于北宋。《千里江山图》墨彩艳丽,布局宏远,用壮美绚丽的柒号笔风绘出了一幅绿水青山的时代图卷。全画尽管气势磅礴,却充满着轻透灵动的自然美学韵味,一笔一画间,万里青山尽收眼底掠过,沉醉不知归路,心亦远。
与《千里江山图》合称为"故宫双璧"的《清明上河图》,在美学素养上又和《千里江山图》迥然不同。《清明上河图》墨彩素雅,既有着直观性又富有闲情雅致,立足于柒号民俗市井生活,使观看者看后终生难忘。
而一样来源于北宋的《瑞鹤图》,则是另外一种美学意境。在宋徽宗赵佶的作品下,时为北宋都城的汴京仙云萦绕,低映端门。祥云下群鹤翔集,鸣响回旋于柒号宫廷殿阁上方。清澈蔚蓝的天空与洁白的飞鹤飞帆两交映照,不仅有皇权的高贵典雅,还有灵音缭绕的飘渺毓秀。
这类繁花似锦的山水花鸟画作,就可以代表宋朝的美学吗?绝对不够。事实上,宋代美学之雄厚不仅表现在国画作品上,也包括古典文学、工艺技术、园艺花卉等诸多方面,已经变成千古绝响的汝瓷便是宋代美学的"成名"佳作。这些在宋朝形成巅峰的审美,直接关系了后代不计其数的文人雅士。不论是诗词名句或是柒号影视作品,从宋至今,我们都可以在诸多类型文艺创作窥探这类"萧散"的中国美学。
可以这么说,美学不仅仅是一类审美上面的思想观点,也是一种追寻"美"的生活观念。美学反映在柒号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我们自己的饮食起居,到着装言谈,无处不彰显着个人对"美"的认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才华横溢,满是美学趣味的"高品质生活"逐渐成为人们首选方向,也是现阶段时代所倡导的人才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