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业是专业化好,还是多元化好?任正非的“主航道”妙论很有启发

2022-02-25 17:00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企业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然会遇到“多元化”的考验。

从商业利益的本质来说,多元化的道路是非常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我们看现在的很多知名企业,基本都是走了多元化路线。

比如某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就包含了建材、房地产、酒店、娱乐项目等业务,还有些企业甚至是跨行业布局,做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让人惊讶。

多元化不仅符合商业利益,也吻合了人性贪大求全的需求,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小企业也经常搞“多元化”,什么赚钱做什么。

但我们也知道,走多元化发展的路线,失败的例子比成功的例子要多很多。

企业多元化的负面效应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团队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跟不上。如果你能力跟不上,那你虽然占了很多地盘,可不一定能吃到肚子里——就算吃到了肚子里,也可能会吐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业务分散,形不成合力。

商场如战场,从兵法而言,分兵往往是大忌。你自己的实力有限,还什么都想要,那可能就什么都得不到。

不过,专业化也未必适合所有企业的情况,有的企业受限于自身或行业的局限,为了长远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早一点给自己找个“第二增长曲线”才行。

每个企业的发展情况不一样,但究竟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我认为华为可以说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启示。

任正非经常提到一个“主航道”的概念,他表示抵制诱惑是企业最大的困难,“华为这么大的队伍及力量,随便攻击一个目标,容易获得成功。从而容易诱使年青的主管急功近利,分散攻击的目标。公司内部一直在为聚焦到主航道上来矛盾重重。”

正是因为长期聚焦通信这个主航道,力出一孔,华为才成为了通信领域的霸主。如果没有战略定力,那华为也有很多机会去做房地产、对外贸易、金融之类的业务,赚很多钱。

可如果华为这样做,那华为也就成了那种唯利是图的二流、三流的企业,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高度。

有所为有所不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

聚焦主航道,就是拒绝机会主义,就是聚焦大方向,聚焦公司的远大目标。如此,战略竞争力量就不至于消耗在非战略机会点上。

“什么叫主航道?长江洪水发力时,中间水流速度最快、力量最大,就叫主航道。”

任正非说,“公司要像长江水一样聚焦在主航道,发出巨大的电来。无论产品大小都要与主航道相关,新生幼苗也要聚焦在主航道上。”

我们看华为公司有三大业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既做通信设备,又做云计算、手机、人工智能等业务,看起来也很“多元化”。

当年华为有线和无线都做,就有人批评华为是“不务正业”,因为爱立信等巨头就只做无线,有线也做,无线也做,华为又怎么能成功呢?

任正非就表示,有线、无线将来都是个传输信息的东西,行业的本质没有变,总的战略没有变:

“长江流到宜昌了,大家喊我们到宜昌啦,三峡多美啊!到武汉了,大家喊我们到武汉啦,江汉平原多富饶!到南京了,说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到上海了,说我们终于走向大海了!……我们看整个过程,其实还是长江,这个主航道并没有变化。”

所以,华为虽然有各个产业,但它们都是聚焦在主航道上的,能够形成彼此促进的合力。

做企业,应该学习华为这个战略原则,资源要聚焦在做大做强这个目标上,而不能受机会主义的诱惑和干扰。

老板们一定要清楚,这个世界永远有机会,钱是赚不完的,你不可能什么都要,什么都做好。

如果非要“多元化发展”,那也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记住,这里所说的基础就是哪怕天塌下来的时候,你仍然有自己的基本盘、根据地。

胜负乃兵家常事,做生意就怕是被淘汰出局,只要没有下牌桌,就不至于一败涂地。最怕就是在专业化基础不足的时候盲目多元化,这是非常危险的。


企业是专业化好,还是多元化好?任正非的“主航道”妙论很有启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