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塔利班20年前后对比
我对塔利班的关注很早,大约在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
为什么一个小屁孩会关注塔利班呢?说来很奇怪。
有一个发小,他大我一岁。有一天放学回家路上,路过一个单位的阅览室,他就带我进去,说要看报纸。我不觉得报纸有什么好看的——大部分小屁孩对报纸都不太感兴趣——但既然同路回家,也只好进去陪他。

他找到《参考消息》报,铺在桌上,认真看起来。我凑过去看,发现他注视的地方是一块火柴盒(1)大小的方块,里面只有简短的几行字。他见我凑过来,也认真给我讲解。于是我知道了有一个叫阿富汗的国家,里面有一股叫“塔利班”的武装力量正在和政府军对抗。
那时候我刚读完《三国演义》,对兵法比较感兴趣,也想看看塔利班的军师用兵水平如何,于是也跟着那个发小每天下学路上都跑阅览室,为的就是看报纸上那火柴盒大小的一块。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塔利班又重回阿富汗首都。这一次,我不用天天跑阅览室去看报纸了,只需在手机上刷刷就可以了,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视频。
不过,我不太厚道,总是喜欢得陇望蜀,感觉这还不够。因为信息虽多,但大同小异。刷来刷去还是同个内容,只不过标题不同而已。

但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也很坚信——这只是暂时的,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根据我多年以来每天拿着手机喜刷刷的经验,现在正有一大批网红前往阿富汗打卡,大概明后天我就能全方位地了解塔利班接管之后的阿富汗了。比如阿富汗的厕所如何,美食店里有什么吃的,超市里卖的什么,街拍小姐姐都穿什么……说不定还会有一些塔利班成员入驻某平台,现场直播权力交接仪式。
作为新生代网民,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从某网贷平台借了点钱,以便网红在阿富汗打卡直播时买点阿富汗特产或者塔利班周边纪念品什么的。


注释(1):火柴,一种取火工具。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发火剂),三硫化二锑(Sb2S3,易燃物)和玻璃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氧化剂)、MnO2(催化剂) 和S(易燃物)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KClO3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从而使火柴杆着火。
火柴盒约有标准键盘的三颗键长,两颗键宽,一颗键厚。文中主要指报纸上3x2键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