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鱼的追番观影笔记3——《长安三万里》》
这下是真的笔记了哈哈哈,因为是去影院看的,写评价全凭记忆,就并没有写太多。 整理一下《长安三万里》的观后感。 在我这可以说是美术,形式,叙事手法等都合格了。总的来说,是一个近几年来很优秀的国漫作品了。起码,他很好地讲清了一个还挺不错的故事。立意什么的相比追光神话几部曲也有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还不够。
就像老何经常说的,它仍旧没有“针对性”。 对现实的作用,可能只有增加传统文化了解了。 整体来说是编年体一样的作品。以高适一生为主线,展现了唐玄宗时代唐朝由开元年间到安史之乱的社会图景,以及相应诗人的处境与人生。总体上不论盛衰,都有一种重家世,布衣报国无门,诗人不得志的基调。提倡入世,强调对报国的坚守。 对李白刻画有点奇怪,略带贬(?)。 人物建模,中晚年好看,青年时期有点奇怪。青年时期为了突出李白的活泼,动作太多了,表情太随意了,就疯疯癫癫的…… 以下是优缺点盘点。
优点:
1.叙事手法(以倒叙,插叙的手法讲过去,最终回到现在有这么一个结局,总体上很流畅。) 2.以画面展现诗中之景,在事件中穿插诗词,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诗词背景诗人情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创新,值得肯定!可以很好的使观众与诗人共情。 (其中将进酒那块是我最喜欢的,他直接把人物和意象放在同一个幻想世界中了,就很有表现力。) 3.共情门槛低。 4.结尾还挺燃的,可以满意离场。(念叨几句,其中有多处高适回忆与李白年少交往,有种意气相投朋友的珍重感,以及对少年意气,现实与理想出入的感慨。) 5.结尾提到了,只要诗在,诗人心中的意象和诗人就会一直存在。盛唐的长安便会一直在。大概,我们现在便是通过诗词与千年前的人共看一处景吧。 缺点:
1.对李白刻画有点偏差,强调李白的“疯”和“不干正事”。剧中李白整体花天酒地。个人认为,李白的洒脱是在自己对盛唐的理解(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下,对贵族官僚等等的不合作。而不是一个天天只知道花天酒地的人……这个中晚年还不错,但早年就有点奇怪…… 2.主题有点乱,不明显。就像是流水账一样讲了高适和李白的一生。后面有点报国和强调入世的意味。就是主题很乱。(老毛病了。) 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电影,针对性没有。 3.叙事太冗长,168分钟太长了。算是人物传记了,每个事情都要写一点,没有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