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绿会国际讯
编者按: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于近日揭晓。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共6个国家的9个项目获得评审团遗产专家们的认可。
值得庆贺的是, 景德镇彭家弄(中国江西)荣获“杰出项目奖”,沙井古墟(中国深圳)和文里松阳(中国浙江)喜提“创新项目奖”,沙井古墟(中国深圳)荣获“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现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章转载发布,与“绿会融媒”读者共赏。
编者按文|Samantha 审| YJ
以下是原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
曼谷,2021年12月1日—针对历史上的印度新德里尼桑木丁贫民社区的整体城市振兴项目荣获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项目奖,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
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共6个国家的9个项目获得评审团遗产专家们的认可。评审团于十一月在线上评估了来自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39项参选项目。
完整获奖名单包括:
卓越项目奖:
o 尼桑木丁贫民社区(印度新德里)
杰出项目奖:
o 景德镇彭家弄(中国江西)
o 气仙沼历史城市景观(日本宫城)
优秀项目奖:
o 多勒什沃尔红色清真寺(孟加拉国达卡)
o 大伯公街福德祠(马来西亚槟城)
o 皮塔克拉亚屋(泰国北大年)
创新项目奖:
o 沙井古墟(中国深圳)
o 文里松阳(中国浙江)
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
o 沙井古墟(中国深圳)
o 尼桑木丁贫民社区(印度新德里)
o 气仙沼历史城市景观(日本宫城)
o 爱与希望之宫木材店(泰国佛丕)




评审团赞扬尼桑木丁贫民社区项目“在将遗产置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指出“通过创新的人民-公共-私人合作模式,该项目克服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挑战,为健康、教育和福祉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妇女和青年而言”。
评审团进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举措先于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对聚集在14世纪受人尊敬的苏菲派圣人Hazrat Nizamuddin Auliya的陵墓周围的20多个历史遗迹进行细致的修复。从保护古迹到振兴当地手工艺,再到改善城市环境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该项目真正地振兴了鲜活的历史城市景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黄廷方慈善基金于今年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的支持。黄廷方慈善基金将支持2021-2025年该奖项的评审与推广,提高奖项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举办一系列青年赋能活动。
通过与黄廷方慈善基金的战略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开展可持续遗产管理系列大师班和亚太区遗产学徒项目。首届大师班现已开放申请,并将重点关注2000年最卓越项目张弼士故居(马来西亚槟城)的成功故事。学徒项目将使优秀的遗产从业者,特别是来自获奖项目的从业者,与年轻的从业人员配对,一同推进项目。
自200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计划一直致力于表彰区域内对遗产结构和建筑成功实现修复、保护和改造的个人或组织的行动价值。通过鸣谢在修复和完成历史遗产再适应方面的个人努力,该奖项鼓励其他物产所有者在他们的社群内以个人或者公私合作的方式开展保护项目。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和一套全新的评审标准,用以在2030议程框架内表彰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突出贡献和作用。
获奖项目清晰诠释了对多样评审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例如与地域精神的呼应,技术成就,恰到好处的使用和再适应,还有该项目与本地社群的融合,以及为进一步加强周遭环境的可持续性做出的贡献。
更多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和未来活动的信息,详询:https://bangkok.unesco.org/theme/asia-pacific-heritage-awards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项目报名通道将于2022年初开启。更多详情将会于奖项网页进行公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Utz5yiYdRx_HuSYQp4e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