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猫连线采访《枪炮世界》站主D-boy

2023-09-19 11:44 作者:沧桑版机器猫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本文来自9月15日与D总的连线直播,由于本人的操作以及网络问题,画面效果不太好,所以重新整理、修订成文稿与大家分享。

猫:今天很荣幸的请到我心目中的真正大佬,D总一块连个线。首先我想个人先提一些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然后等我们交流之后再请大家再去跟D总做一个互动,有什么问题呢就直接问他。OK,那咱们直接开始。D总您作为一个我心中的大佬,先请教你几个问题。首先麻烦您先简单介绍下自己,一直感觉您很神秘。(猫注:我跟D总从来没有见过面)

D:这个说神秘嘛,其实可能只是以前大家没有在一些论坛或者群里面交流过,其实在出道的时候,那还是论坛时代、BBS时代,在那些地方还是跟蛮多网友有交流过的。所以呢,对他们来说我应该不算特别神秘的,可能只是以前没有跟你交流过吧。我一定要说明一点,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佬。我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这点必须反复强调。其实我在很多地方我都讲过,在微博也好,或者在别的场合我自己都讲过,我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也不是什么大佬。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那种人,就是一个爱好者,就是喜欢这种东西,然后就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觉得还可以做个网站,跟大家交流一下分享一下,然后就搞了这么一个网站,就是这么回事。后来跟大家聊多了,做网站也做久了,随之自己水平也稍微有点提高吧,然后就被大家抬举,就是这么回事。

猫:哦~~那您那个原先的学什么专业的?是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吗?

D:我大学专业就是那种万金油专业,计算机应用,没啥用的……

猫:那要说您这跨界还是挺大的啊!

D:对,哈哈!我是97年毕业的,但实际上我现在工作完全没有关系。我是企业管理咨询顾问,通常到企业里面给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是给工人做培训、做辅导,所以才说我就是个业余好者。我的本职工作,跟这一行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这一行呢倒是见识蛮多的,因为去过各种各样的企业,包括台资、日资啊,国有、私营的,总之见过各种各样企业和工厂。比如前几年我去西南某个工厂(猫注:个人推测是国营296厂)参观的时候,他们工厂里面很多东西,我一看就明白。陪同的人说,没想到你不是科班毕业还懂这种东西,我说也就是看工厂看多了,有些东西的道理都是通的,但实际上我真的不是科班毕业。

猫:嗯,明白了。下一个问题呢,就是您的这个网名叫做D-boy,是不是对三角洲部队情有独钟呢?

D:不是的、不是的。之前说没有跟你在论坛交流过,很多在论坛或者在微信群里跟我有交流的那些人,大部分都知道我这个D-boy跟三角洲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起源是大学的时候吧,大约94、9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玩一个模拟游戏,是一个开F16干雇佣军飞行员的一个模拟游戏。那个模拟游戏它就是带有剧情的,它不是纯模拟,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就是当一个雇佣军飞行员,然后接受任务赚点钱,可以买一些炸弹、导弹,最后还有机会升级一下飞机这样子。那个游戏现在可能应该很多人不知道,叫《陆空战将》(英文名:Strike Commander,是一款由Origin公司制作的空战游戏,于1993年5月1日发行)。游戏一开始玩的时候,一般都会写个名字什么的对吧,存档名嘛,你得起个名字。这个游戏一开始就是在一个相当于入队登记表上面去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因为作为飞行员要有一个无线电呼号嘛,那个时候登记无线电呼号时就是我第一次使用D-boy这个名字。但是至于那时候为什么使用D-boy这个名字呢,其实跟三角洲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读大学嘛,人还比较中二。在高中的时候看过一个漫画《宇宙骑士D-boy》(《宇宙骑士》是日本“龙之子工作室”公司制作的一套电视动画,共49话。主要讲述未来外星生物拉达姆入侵地球,宇宙骑士队成员抵抗的故事。该动画在中国大陆由广州电视台节目传播中心于1994年6月引进译制,1994年7月6日起,在杭州电视台18:02档首播。)这个直播间里很多人可能是看过动画,但奇怪的是我完全没有看过动画。我只看过漫画,而且只看过漫画的前半部分情节,后面我不喜欢了就没兴趣再看下去了。但是毕竟那个时候人比较中二嘛,然后觉得D-boy这个名字还是可以的,那么我就在这个游戏里面把它做一个无线电呼号来使用。然后到了就到了那个互联网时代了,最开始的还是36K猫拨号上网的那个年代,那个时候就已经有BBS啦有论坛啦,比如《轻兵器》论坛,就是《轻兵器》杂志的官方论坛,在那个时候是他们有个论坛的。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在一些论坛注册的时候使用这个D-boy这个名字来作为一个ID,那么用久了大家认识了,所以我就一般不会随便换ID。偶然会遇到某些论坛,可能是因为其他人也是跟我一样是那个动漫的爱好者,就会碰到有重名的。重名的时候我就会加点别的前后缀,但是后来慢慢的用别的名字,在贴吧注册时因为D-boy也是被人家给注册了,从贴吧开始我就开始使用另外一个ID,就是“黄夏流叫兽”(取自互联网古早时期流行的黄夏流教授系列笑话),所以有些人叫我“叫兽”或者叫我“黄夏流”就是这个原因。

猫:那您当初做这个网站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怎么会想起去做这个网站?

D:也就是99年的时候,除了在一些论坛上跟别人聊天,然后我也看一些网站,然后我就觉得自己也尝试一下做个人网站,就是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写上去分享(那时候没有博客微博什么的,但很流行个人网站)。有一个网站跟别人交流起来也会方便一些,有些东西可以摆在网站上说,你可以直接上去看,我就不用在BBS上写那么多字了嘛!而且它又可以贴图啊什么的,就挺方便的,那么就是这样子开始做网站。但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刚刚有个模糊想法,当时有两个方向,要么是做一个跟飞机有关的,或者是做一个跟枪有关的。因为我那个时候也是喜欢飞机,喜欢玩模拟空战游戏嘛,所以我才会玩《陆空战将》。但是后来一看,哎呀,那个时候有一个《空军之翼》。

猫:哦,对!《空军之翼》这个网站好像现在没了……

D:对,现在网站没了,但是他人在微博上还是活跃的,我跟他也是有互相关注。总之就是那个时候一看,哇,我觉得人家好专业,然后我又看了一圈,发现军事网站类绝大部分都是杂的,然后是做成那种资讯类,然后我就考虑要不我把范围缩小点。那个时候,我跟另外一个朋友聊天,就是做Combat2000这个品牌的……

猫:哦,元宝!

D:对对没错,因为我跟他现实当中也是朋友嘛。跟他聊天的时候,他就给我意见,说你做网站要么就做那种很大很全的,要么就做那种很精的。我就想大多数的个人网站都是做那种很大很全的,那我就决定做个很精的,专精于轻武器,然后呢就开始做这个网站。其实那个时候,跟军事有关的,我各方面都会涉猎一点,但后来为了做这个网站,慢慢就是把整个兴趣重心都转移到上面。因为我既然想把东西写的精,资料齐全的话,那自然就要想办法去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去看。那么看多了,然后自己对这方面的水平也稍微有点提高吧!现在呢,虽然说我对军事类其它的东西都还有点兴趣,但是可能就不像对枪械了解那么多,主要也是因为一直在搞这个网站,那么就是一直在看这方面有关的材料。这写出来的东西,总不能错漏百出啊,不好意思啊浪费别人的流量对吧!当然那个时候不是流量,最早的时候大家还是靠36K啊,56K猫上网啊,那个时候上网也是挺不容易的。其实我现在这个网站,还有人基于维基的程序帮我做了一个数据库,告诉我可以换这种东西。但实际上我是搞不来,一方面是不擅长,另一方面就是一开始99年的时候,我一次是用FrontPage来写静态网页。FrontPage这种东西其实有点像word,其实那个时候FrontPage还是office里面的一个程序。只不过现在大家都不用这种落后的东西,所以现在office已经没有FrontPage了,但是我一直到现在一直在用FrontPage来写网页,因为我只会做这种静态的网页,只会用这种方式来做,所以我的网站整个美工和架构都是比较落后的。

猫:但是干货满满~

D: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猫:嗯,那你中间经历过哪些困难和问题,这我想肯定是会有的,有什么能促使你那么长久路坚持下去?

D:其实以前刚开始做的时候,主要是自己水平也不太够,那么要到处找资料,然后找资料的时候才发现,靠中文资料还是有限的,那就开始找英文资料嘛!然后搞英文资料的时候,我的英文水平不太行,所以搞翻译的时候也是挺难的。那个时候幸好有论坛存在,那么在论坛上也结识了一些英文比较好的人,或者是一些身在国外的海外党,那么就在做翻译的时候经常就请教他们。比如怎么去理解这个词啊,特别是英语一词多义啊,甚至是多词一义啊,涉及到这方面还有些专业的东西,如果不请教那些人只靠自己是搞不定的。比如说我在翻译一篇关于贝雷塔92维护保养的文章的时候,就经常看到Battery就是“电池”这个词,我就不明白这“电池”是怎么回事,然后请教那些海外党。那些人就告诉我那个就是“待击”的一种非正式说法,这样子我才搞定。所以其实有些东西也是慢慢积累的。以前最困难的就是英语不好,现在你英语不好都无所谓,很多翻译软件,甚至用AI翻译都已经做的差不多,然后自己润色一下就行了。但是那个时候,零几年那个时候做翻译还是挺辛苦的,那真是一字一句的弄的。

猫:每个字都是自己敲出来的对吧?

D:是啊!然后不止翻译出来就行了,还得转化成通畅的语言。毕竟中学的时候都是学过写作的,写东西不能太难看了,直接把翻译东西扔上去也不行。我就因为想把每一篇东西都尽可能写的细致、写的准确,那么我就要尽可能的找不同的资料,结果经常会发现有时不同信息来源的东西会相互矛盾,这个时候就尽可能去多找更多的材料来反复对比看看,到底哪一方面的说法是对的,或者是更多人接受的,那么我就尽可能把多数人公认的那些结论写上去。有时候如果确认不了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那我就干脆把不同的信息来源、不同的结论、不同的说法都写到文章里面去,告诉大家这个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有些什么样的评价,同时另外一些人又有什么样的评价。总之,《枪炮世界》走到现在,包括个人水平方面的提高,其实是离不开当时很多网友的帮助,帮助我去提升,帮助我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都是离不开大家的帮忙。直到现在,其实我还是经常是通过邮件、或者通过QQ、微信收到一些其他人的信息(纠错或补充资料),因为有时候我有时候也是挺马大哈,有时候会写错字,或者有些材料以前收集的时候可能是一种论调,那么现在可能是因为网上越来越多的一些业内人士、专业人士爆料,一些古早的文章要被别人看到了,他们也会过来告诉你这里有一个错误,或者是有一种别的说法,有别的一些爆料啊,他们提供给我,然后我就去对原来的网页进行一个修正,不断这样去改。

猫:我从我自身的感受来看,您那个网站涉及到的轻武器的种类,型号非常细致非常多,您是怎么查阅如此海量的资料的?那时候我恐怕还没有谷歌吧?

D:有谷歌,那个时候有谷歌,当然99年确实没有谷歌,但是后来有了谷歌之后就经常用谷歌。但最早是用雅虎嘛,然后现在又用BING。我是比较喜欢找国外的资料。

猫:对对对,毕竟我们的这个简体中文圈里,奇葩说法太多了,尤其是现如今互联网上关于轻武器的各种胡言乱语,您怎么看待现在这个现象?

D: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些东西就不好说了啊。很多人写东西,他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流传出去,其实就好像短视频一样,很多短视频虽然胡扯乱说,但是他有流量啊!其实很多军事类的自媒体现在都是这样,有些作者甚至也不懂,就是反正就是搞一些有流量东西就行了,随随便便的。比如说我记得前两年看过一个视频,他讲的是法国的“幻影”战斗机,那个AI语音一本正经的在读稿子——关于法国“幻影”战斗机的信息,但那个画面里全部都是F4“鬼怪”……

猫:哈哈哈哈哈哈!

D:所以其实很多自媒体,他只是看中这个东西,他觉得他有流量就随便搞一些东西出来。哎,反正人家有人家的做法嘛,我做网站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以及跟大家啊做些交流,只是我一个个人爱好。别人的财路我也不去挡他,所以我很少去专门跟这些人去较真这些东西,也较真不来……反正我做我的、他做他的。

猫:哎,这点跟您是不谋而合了,曾经也有网友建议说做一些什么热门鉴定,我说别人的错误就不去挑了,重点是对于这个领域的知识,如何端正一种客观的态度、一种求学的心理,如何能识别好的文章、好的作者。你把口味和欣赏眼光给提高了,那么你以后看到胡说八道的东西自然也就能分辨了,我也没必要去挡别人财路,去跟别人较真。

D:其实如果真有心在这方面发展,或者是真有心了解这个东西的人,慢慢看的东西多了,他的鉴别能力会提高的。其实喜欢看那些自媒体的读者或者观众群体,

他绝大部分其实不是真正喜欢这种东西,很多人看短视频或者看一篇文章,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在里面找一、两个他觉得别人可能不知道的观点,然后出来跟别人喝酒吹牛逼的时候有点谈资。大部分是人是这样的目的,因为我以前认识一个做视频的人,他告诉我说,为什么很多自媒体视频就是哗众取众,其实他们很清楚受众看那些短视频的目的何在,所以你必须做这样的视频才容易吸引到人,才容易有流量。那么我做网站不是为了这个,那既然不是为了这个,我就不用考虑不是我读者群体的一些人有什么想法,反正就是我就为我的读者服务。

猫:嗯,确实,您讲的那种动机不纯的人,只想吹牛逼的人,他们没有这个耐心,认认真真、细细致致的把这个文章从头到尾给看懂、记住、搞明白,确实不是不是同一个受众群体。另外,您是怎么看待现在网上经常出现的这种枪械的优劣之争。我发现很多论坛也好,或者是各种场合吧,大家都是要争论这把枪更好,比那把枪更准,可靠性更高……我发现这种争论特别多,您是怎么看的?

D:其实我没有专门过于去考究这种事情,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常见的。你看比如说搞个电影杂志,都要评个什么十大明星、十大电影,总之各行各业都会有人喜欢搞这种评比。其实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面百晓生写的那个《兵器谱》一样,总是有人喜欢把这种东西去分个高低。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同的人都有对不同的枪械有那种喜好,那么他喜欢的东西他肯定是摆在前面,摆在第一,就算不摆在第一位也得摆在第二第三,嗯总之得摆在前面。如果看到有跟他不一样的观点,那么喜欢跟人家争一下,尤其在网上抬杠是最方便的,因为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所以这种情况我觉得也许跟这种原因有关吧,但是我没有去细究这种事情。很早以前也曾经有人问过我,是不是搞个什么“十大”之类的东西或者排名,我说这种东西我做不来。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它的特点,总有它适合的地方和不适合的地方,你这种东西硬搞出来也没有意义。那当然,有人喜欢自然就就会有人去写、去搞,但是我一般不去弄这种东西。

猫:我觉得您就是特别务实的一种人,才会这么去想,不去迎合这种普遍的、一般的审美。

D:其实也是跟我这个网站完全免费有关,我多次强调我是业余爱好者,就是因为我自己有本职工作,我不靠这个东西赚钱。那么既然不靠这个东西赚钱,我就不用去考虑很多迎合市场的东西,反正有空就是写些东西,跟同好啊交流一下、分享一下。

猫:哎,这点我跟您也比较像,我没有把这个视频做成一个专职的东西,或者说做成一个商业的东西,这样的话我的自由度和创作这种心情就没有了,比如说我有想更就更,我没有心情或者说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我就不更呗。这样能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和一种创作热情在里边,如果进入一种商业化的运作天天被人赶着走,你就势必要去迎合市场,迎合一些人的口味,我觉得这样就违背了初衷,所以我也坚持跟您一样想法,只是坚持凭兴趣创作。现在提个更轻松点的话题,您最喜欢的战争或者动作片是什么?

D:其实我不会说排一个名次,所以不会说最喜欢,一定是只有一个,其实是很多我都喜欢的。你看比如说《兄弟连》、《BLACK HAWK DOWN》、《NAVY SEAL》这些,我看过你做的《NAVY SEAL》的分析视频,国产的像《高山下的花环》啊,之前《功勋》里面那个李延年等等,这些我都是蛮喜欢的。反正是只能说喜欢的会很多,但是没有说哪个第一位、哪个第二位。

猫:我看您那个网站里早期也有一些关于电影的那个介绍,但后来发现就很少再写了,我希望你接着写下去,包括我那回讲的俄罗斯电影《战俘计划》,以前我

压根不知道这个片子,我也是看到您的这个文章介绍才去看看。这一看果然还真不错!

D:哈哈哈,口味相近~~其实是这样子的,大概就是2000年或者零几年吧——其实你看我网页的右下角,每一个右下角会有一个时间,就是我那个创作时间,你看那个创造时间也挺早的,都是零几年的。那个时候我为什么会写这种东西呢?其实我当时是看了台湾一本叫做《尖端科技》的军事杂志,他们会写一些军事类电影的一些介绍,看了几次之后我觉得有点意思,然后在03、04年的时候有几个朋友,他们想试着自己做一个军事杂志发行,然后邀请我去给他们写稿,于是除了写枪械之外我也尝试一些电影的介绍,所以《黑鹰坠落》的介绍最早就是在叫做《火枪手》的杂志上发表。

猫:嗯,老人都知道《火枪手》……

D:哈哈,对对就是这样的。后续也又写过几篇,但是后来就没有再继续写下去。一方面因为我不是说只要是军事题材我就给你写,而是觉得有意思,看得过去的,哪怕是比较烂但烂的有意思,我就考虑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写一篇这样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光写个剧情介绍没意思,比如说为了写《黑鹰坠落》,我去找它的原小说,去找它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写。后来写了一篇梅尔吉布森的另外一个电影,叫《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我也是正好手头上有他的原著。当时写的时候,发现其实国外有人专门做了他这个事件的一个纪念性的网站,那么又在那个网站上找了一些材料,最后才写成的那个电影的评论,就是把它的历史跟电影当中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对照,所以对于电影最后的那一段虚构的大反攻,我也是吐槽过的。后来没有再写这种东西,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是时间有限,另外有一个原因呢,是因为后来我看到慢慢很多人都在开始做这种事情了,那么既然其他人都在做这种事情,我也不去跟他们争了。与其在写电影评论上费时间,还不如干脆我把时间用来写写枪吧。

 

以下为网友提问时间:

小豆丁游戏解说:站长好,您的网站为啥没有PPK手枪的介绍?

D:PPK确实没有写,因为前面说过,我是业余爱好者。那个元宝也给过我的建议嘛,要么写这种很多很全的,要么就写一种专精的。我决定选择做专精路线后,每写一篇文章都需要花时间收集材料去做翻译、去做对比、去做考证,最后再编纂到一起。不是把不同的资料简单汇总到一起就行了,最终要呈现出一篇流畅的文章,那么每一篇都得花不少时间,因此我就不可能像那种非常多、非常全的网站,一口气就把所有内容全给搞出来,所以我上面所介绍的枪型都是慢慢积累的,那么至于先写哪个后写,完全就是看心情了。比如这次就写这个好了,就是它了。

 

“理藩院弓箭一心”:老枪现代化改造有前途吗?

D:这个“前途”啊,你换成金钱的“钱”字一定是有的,但换成前后的“前”的话,就不太有前途。我举个例子,看一下勃朗宁那个时候他做的BAR,20发弹匣,但是好重好大啊,即使你把它枪管搞短一点,其实它比现在一把M249还要重、还要大。这是因为受限于当时的材料科技、当时的工艺水平,他只能做出这样一款东西出来,那么你现在再给它搞个导轨什么东西,也就是拿来卖卖情怀、卖点新鲜感来赚点小钱而已。但是这些老枪你再怎么改,跟现在的材料科技和工艺水平来比的话,老的枪械始终是很大很重的,这个问题是没法解决的。那么你如果说要我干脆给他来一个全新的结构,那就变成新的东西,就不算是老枪改造。我再举个例子吧,我在B站不是放过在珠海航展上介绍国产的新通机那个视频吧,像我这样臂力弱的人,都能够给它端了起来,因为这个枪很轻。如果你单看数据,你会发现PKM比那个M249的皮轨版还要轻一点,而这个国产通机是更轻。它为什么这么轻呢?因为现在有更好的加工技术来生产,因此可以使得它可以采用更轻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材料都能够承受7.62弹这个威力。那么如果是勃朗宁那个时代,是不好想象的,当时的那些钢材也好、生产设备也好,都做不出来。所以你说老枪改造有没有前途,你把那“前”换成金钱的“钱”是一定有的。拿去民间卖嘛,总会有冤大头……

 

网友X:我想请教一下扳机手感好的平移式击针手枪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

D:我其实打过的击针枪不多,因为条件有限嘛!人在国内而且手头没那么宽裕,不像有些人比如元宝他们可以经常跑去东南亚玩,所以其实我打过的不多。你说这个手感好不好,很多东西都是靠别人的介绍,听别人说的。如果你是想买枪,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去枪店试一下,或者去靶场体验体验。你看就像元宝最近他在B站不是介绍捷克的P10C嘛,他说的那个东西好像是不错的,反正是听他说好像是比格洛克要好一点。格洛克的话呢,我在广州的靶场也试过一下,也试过CZ的SHADOW 2,当然SHADOW 2它是有击锤的,SHADOW 2是一款比赛枪嘛,那么它的扳机肯定是手感特别好,格洛克是没办法比的。但是格洛克那个扳机力也是有它的目的,当时一开始设计这款东西就是考虑一款军用武器,它就不追求那种很轻的扳机,因为它不是拿来打比赛,最大的目的不是打比赛。其实对于很多枪械,我们说它有什么优点啊、缺点啊,其实有时候它的某些缺点只是放在一种应用环境下,如果放在另一种应用环境下,它就不一定缺点,甚至有可能它是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设计才需要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要分清这种事实。


“惨淡一发”:早先D哥写G11无壳弹,现在还有发展必要吗?

D:这种东西,我认为它始终会是一种趋势,未来的趋势的一部分。它虽然现在有一些硬伤,但是未来它总会是一种趋势,特别是它的那些硬伤,随着以后的各种技术的发展总会解决。因为它确实重量轻了很多,体积也更小,单兵携弹量会更大,所以我认为除非说能够一步到位直接上电磁枪之类的东西,不然的话我认无壳弹这种东西始终是一个方向,只是大家要解决它的很多硬伤问题。

 

网友X:美国有代替M2的重机枪吗?

D:其实《枪炮世界》也写过一款,当时是那个LWMG(口误,实际上是LHMG)当时是想替代它,但是这个项目后来没搞成,自此之后我也没有看到有新的项目准备替代。人家觉得无所谓啦,估计他们是觉得这个东西还能用。就算它重吧,反正它本身也不要求扛着打、扛着跑,主要是装在那些载具上面使用,所以他们可能就没有这种迫切更换的需求。

猫:我记得好像他们测试过一个型号叫XM312,是不是有么一款这款?

D:啊对,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LHMG),但是那个项目后来黄掉了。


网友X:现在还有必要在步枪上保留机械瞄具吗?

D:现在虽然说光瞄很普及了,但很多时候有些人还是会保留一个机械瞄,主要是做一个备用。如果那个光瞄或者那个红点瞄这类东西坏掉了,那不至于完全瞄不了。我看这种东西是看个人需求。也是看用户怎么去提这个需求,比如说我也看到有些美军是装一个倍率瞄再用一个小红点作为一个后备,挂了其中一个还有另外一个当后备,那么那个时候他没有机瞄问题也不大。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会装了一个AN/PEQ-15之类的这种激光指示器嘛,实在不行我用这个东西应一下急也是可以的。所以你说机械瞄有没有用呢,其实还是看用户的需求。有些人觉得光瞄或者是红点瞄不可避免会遇到撞击而损坏,或者那个归零点丢了一下子修不好怎么办,所以搞个备用也不见得是坏事。

 

网友X:有人说真正上过战场的都是先开枪后瞄准,您怎么看这这句话呢?

D:是没有那么绝对的东西的。那个所谓“先开枪后瞄准”的情况,他很多是应急反应,就是突然遇敌,那个时候你没来得及去仔细瞄准,但是有过训练的人他至少能够进行指向射击,对着目标的方向去做一个火力覆盖,但是你说完全不瞄也不确切。当然那种蹲在墙后面把枪举过头压制射击其实也是有的,但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比如说别人还没发现你,或者是敌人还没有机会向你还击的情况下,那么“先瞄准再射击”这种情况肯定也是有的,所以很多东西不能一概而论的。

 

网友X:单兵AR盔发展对未来战斗形势的影响?

D:现在这种东西,我认为它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方向,肯定是一个方向。因为打仗的时候信息透明,信息及时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打过游戏,COD也好MOH也好、同时又打过war game的人应该是深有体会,屏幕上有个东西提示你该有多重要。所以这种东西我认为它肯定是有用处的,只是它的可靠性、重量和体积等等……现在来说那个实用性还是有点差,还是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是总得有人踏出第一步,探索都没有怎么可能一步到位,就直接做成这种很理想化的东西,这个东西肯定是要发展。


老猫连线采访《枪炮世界》站主D-bo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