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运输2——三个有趣的小实验
事先声明:本文在简单的控制变量法实验的基础上加上游戏内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由于游戏内变量较多基本无法实现完全控制变量,所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失真,仅作参考。如有谬误欢迎提出。
实验一:汽车货运下距离和收益的关系
实验条件:同种原材料,同种车型,相同数量货车,不同运载距离(具体反映为频率值,单位为s)


上图中“收支”列为没过单位时间间隔后统计游戏中自动计算的“收支”值,下同。本实验中的所有收支值的大小仅做横向比较,单独拿出某个值讨论意义不大。
结论:当运载距离提升,收益提升;
本实验中的问题:收益存在理论极值点,该实验中未达到此点;频率由车的数量与距离共同影响,而实验结果判定为比较“收支/送达率”这一比值的大小判定收益效率,含义为当原材料产地全部送达时的收益率,该收益率下需要提升车的数量,导致频率不能通过正比的方式,完全代表距离值,此情况下需要综合比较收支平均值与最后的比值。
实验二:汽车货运下不同类型初级货物收益是否不同
实验条件:不同原材料、类似车型、相同数量货车、相同运载距离


结论:运载距离相同,运载效率接近,送达值为100%的情况下,不同初级运载货物收益基本一致*注:稻谷生产的农场产量为其他初级产地的一半,需要将收益加倍与其他类型货物比较
本实验中的问题:稻谷组和石料组的频率较其他几组有一定差距,为距离选取不当的结果,但未对主要结果造成过大影响。
实验三:列车货运下距离与收益的关系
实验条件:相同类型火车头及车厢、相同类型轨道及车站、相同类型货物、不同运载距离


结论:与实验一结论类似,但在本次实验中找到了可能的极值点位置,即在t5组附近
本实验中的问题:同实验一中后半段存在的问题
总结
提升收益的最好方式有使产地的“送达值”尽可能从下方接近100%,并根据路程选择合适的车辆或者改用列车。
展望
可以设计实验讨论在多少距离情况下选择汽车运输/列车运输,哪种方式收益率更高。由于考虑因素较多及控制变量的复杂程度,设计实验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