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关于谈恋爱的小建议
两个建议。 第一: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学如何恋爱,尤其不要通过它们来幻想恋爱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说?情感类话题一向是营销号制造内容的重灾区。女孩子看多了之后,就会觉得男朋友身高起码一米八才对,月薪3万才起步。男孩子看多了以后,就觉得觉得女朋友身材起码36D才对,温柔贤惠,还会给自己买显卡。 结果现实很残忍,一米八零三万起步的男孩并不都喜欢猴子爬杆,温柔贤惠的女孩也不大可能分辨显卡型号。然后去到那些网红打卡的恋爱圣地,按照社交媒体上的规定动作拍照,点餐,发完朋友圈,其实大家也就没什么事可以做了---后面的部分社交媒体不让发,发了会炸号。 比如说什么真诚就是恋爱的必杀技这种话,营销号的味道就很浓,洗脑的强度就很高。同年龄女性比男性心理发育早,成熟度高,别人一眼看过来,那就是逐行扫描,从发型肤质衣饰上就能开始分析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收入水平、个人能力、精神状态、自我认知、行为习惯,判断是否合适自己。真诚?真诚都不在这张分析表格里。180都比真诚管用,值得仰头多说两句话。 如果能够幸运地躲开社交媒体的洗脑,那么就只剩下第二句话:做你自己。这不是要求的上限,而是要求的下限。为什么会那么说?因为提问的人完全搞错了方向。什么叫“追女孩”?什么叫“跟女生聊天”?从来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如果能够幸运地躲开社交媒体的洗脑,那么就只剩下第二点:做你自己。 这不是要求的上限,而是要求的下限。为什么会那么说?因为提问的人完全搞错了方向。什么叫“追女孩”?什么叫“跟女孩聊天”?从来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没有什么“追女孩”,事实上,每追一步的前提是女孩事先给出了某种许可或者鼓励。女孩要不想让你追,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追一个失踪人口给我看一看?也没有什么“跟女孩聊天”,而是女生想跟你聊天,那么你就有得聊;女孩想听你说话,那么你就有得讲。如果对方对你就没兴趣,不存在什么你换个话题,对方就突然有了兴趣。你见过狐狸追兔子追不上,狐狸说不如我换个话题吧,然后兔子就站住不走的? 所以,恋爱关系中由被追求者掌握主导权,不是你追,是别人许可你追。也不是你聊,而是别人愿意多听。这才是现实,想什么追求的方法,想什么聊天的技巧,全都是浪费时间。因为都没用,所以我说麻烦做你自己,这是下限。再往后退半步,那就是舔狗。为什么会变成舔狗?因为相信真诚是必杀技。 不大可能你扮演出一个所谓“更好的自己”,然后就能吸引对方。没兴趣就是没兴趣,无论你再怎么扮演,对方也看得一清二楚,就像考试的时候老师站在讲台上看谁作弊一样,都能看得见,区别在于想不想抓。你自己不是这样,你努力扮成这样,那么别人本来只是没兴趣,看完表演之后就直接上升到恶心了。 你是个什么人,那保持这个样子就好。无论你是个什么人,只要是个普通男孩,大部分姑娘肯定不会喜欢,只有少部分姑娘会有点兴趣。在少部分姑娘里,可能刚好有一个你喜欢的。那不就正好么?苦恼都是来自非得要某个特定的姑娘不成,然而对方又对你根本没兴趣。然后就换颜值去砸,换金钱去砸,换才华去砸,网上学来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技巧都用上,全部都不行,那么就换真诚和忠诚去砸,终于成为一代备胎或者优质舔狗。 也不想一想,你都没法让你不喜欢吃香菜、折耳根的朋友改变态度,你又怎么会觉得有什么方法,有什么技巧,可以改变一个女孩对自己的态度?难道说你还不如一根香菜?做自己就好,总有喜欢吃香菜的,不要勉强别人一定要吃。 最后,我觉得年轻男性不要整天老想着恋爱,应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搬砖。时常有单身狗在哀嚎:给我一个妹子,我不行了,要死了。这是体内的荷尔蒙在作祟,完全可以用锻炼身体、洗冷水澡、不看刺激性内容、换轻薄被褥宽松内衣裤的方法予以解决。人这一辈子,就是和自己体内荷尔蒙抗争的一辈子。年轻时克服睾丸激素,中年时克服升糖素,年老时克服激素不足的更年期。激素不让你好过,你也不能让激素好过。 而通过搬砖,一个年轻男孩会因为自己的搬砖水平而建立某种生存于这个世界上的自信。比如说一个人在大润发杀了十年鱼之后,目光自然和刀锋一样冷,那么自然也就会有一种个人魅力。而古老的生物学本能,会让女性不自觉地找寻那些看起来自信从容,可以保护子代的男性。所以,真正有利于恋爱成功的,不是网上五花八门的穿衣技巧,谈天技巧,而是搬砖。 有女朋友,你的幸福在自己的一双手上。没有女朋友,你的幸福更在自己一双手上。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