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36人物志·一
之前说我喜欢做慢车,因为慢车上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感受各式各样的生活。去参加玉声婚礼的旅途我选择了从宁波开往长春的一班行程超过4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它到达上海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过半。
在这趟车上我经历了最近几年来最有趣的经历,认识到一些有趣的灵魂,也听到了很多有些魔幻或者不着边际的故事。我觉得不记录下来实在可惜,但在途中因为喝了不少酒,又经历了后续一些故事,可能记忆没有这么的清晰,只能写到哪算哪。
这趟列车莫名的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即使不是春运期间,也有很多人在横跨南北。因为人太多所以有很多人没有买到座位,只能坚守在车厢连接处或者过道里。我的座位在车厢的一头,靠着窗和小桌板,原本应该是看书喝茶然后熬不动便睡去,但是听到旁边车厢连接处几个陌生人聊的火热,便和旁边的人换了下座位,侧着身子静静听着他们的欢乐。
这里拥挤着很多人,一对带孩子的夫妻,一个短发壮硕的青年男人,一个看起来秀气但疲惫的东北女士,还有两个姐妹拎着行李箱倚靠在门口。他们都没有座位,东北女士自带了一个小马扎,听说是在上海花了三十块买来的,那对夫妇靠坐在车厢的洗手池旁,孩子坐在一个书包上打着游戏。
他们聊的开心,然后从包里拿出来不少酒开始干杯,我有点馋,但是一直没插上话。列车到了苏州将要十点半,我下车抽烟的时候,两个男人也下车找有没有卖烟的,我递过去一盒烟,然后顺理成章的加入这个深夜party。我们大概一直聊到凌晨三点多,一直到旁边熬夜工作的大哥看不下去提醒我们该睡觉了,才算散场。但是这其中每个人都显得十分有意思,值得我描述。
关于那对带孩子的夫妇。我一直以为这对夫妇是东北人,因为这个女人的口音很东北,而且非常能喝酒,但是她说她是安徽人,她老公是云南人。安徽人能喝酒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安徽女人居然也可以把老公治得服服帖帖的。聊天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全程都是这个女人在讲话,她老公在旁边唯唯诺诺的,几乎插不上嘴。而且当他要反抗的时候,总会被他老婆把嘴捂住把头扭一边去,并且被威胁回家跪榴莲。
这对夫妇之前在浙江打工,如今准备去天津谋求一些工作机会。去年工作的形势不太好,工作的工厂效益不行,工资没发下来,这个大哥去找老板要账发生了一些冲突,然后被关了一段时间。钱也没要回来,还留了案底,说是转发回户籍地派出所处理。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所以他们离开浙江准备去天津,想要承包一点物流相关的业务。
这个大哥其实没怎么说话,都是大姐在描述当时的场景,大姐说那天她下班晚,回到家的时候没弄清情况就休息了,早知道会有那事她一定跟着去,而且她去了一定会把钱要回来。这大姐性格很强势,而且有点轴,这段旅途中她有三句话重复的最多,一是“谁要是不让我在这我就打他,我是女人,我打他没事,凭什么我们花一样的钱没有座位还不能在这里坐着?”,二是“我们做什么了吗?我是再跟你讲道理好不好”,三是“我敢打他他敢打我吗?”。当然这只能算是大姐性格火爆一些,看得出她人品不坏,甚至很热情,不过喝多了酒可能就会容易上头。
大姐一直说带着的这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是捡来的,然后让他去找他亲爸亲妈,就像小时候爸妈说我是从垃圾桶捡来的一样。不过这个小男孩也是很皮实,估计听多了这些话,甚至还会那这些开他爸妈的玩笑。这个家庭组合里大姐是有绝对的威严的,小男孩调皮捣蛋反而比她爸还要有存在感,而大哥喝多了便一直在刷手机拍抖音,只有叫他抽烟才叫得动。
这对夫妇其实看着年纪不算很大,我觉得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但是给我震撼的是他们已经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大姐说他们结婚早,十九岁在家里办酒席,二十岁大儿子就出生了。而且大儿子也保持这么个情况,不到二十岁结婚,之前给生了个孙女。
他们家大儿子是跑销售的,负责当地一些酒水饮料的铺货,目前在代理的产品是梅见。提到他们的大儿子,这对夫妻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大儿子没怎么上过学,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很足,所以在跑销售这块做的也算风生水起,之前认识的开理发店的姑娘很听话,也很孝顺,很快就结了婚。他们家应该都算是女人当家,所以婆媳关系很融洽,家里管钱的都是女方,而且大哥大姐一直在外,没帮忙带孩子,所以一直给孩子打钱作为补偿。
跟着一起乘车的这个是小儿子,十三四岁,胖乎乎的,也已经不上学了,在车上除了吃喝便是打游戏。他们家的家庭关系很和谐,爸妈喝酒都带着孩子一起,相互之间还会埋汰喝酒养鱼,这个小胖子也挺能喝,三两瓶啤酒下肚一点不脸红,打游戏也不手抖。小胖子不上学也跟着家长打工,然后在游戏里做陪玩赚点小钱,我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但是小胖子谈到这块张口一个董事长,闭口CEO,总让我觉得我混成这样多少太废物了。更重要的是小胖子早恋这事被他爸妈拿出来讲,然后小胖子反驳说他已经换了好几个女朋友了,现在是单身。他说上一个女朋友是他翘的别人的墙角,明明只是聊天聊了一晚上,那姑娘就要当他女朋友,不过因为太影响打游戏而分手了。他问我有没有女朋友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说我暂时不考虑这些。
作为一个山东人,在外表现的还是比较含蓄内敛的,做不到像这一家人这样的那么外向。我们一直聊到三点多,期间一直在吃吃喝喝,推车卖货的乘务员每次经过都会留下一堆食物和酒,基本上都是这个大姐付钱,别人付钱他们还拦着不让。他们说赚钱嘛就是为了花,生活就一定要开心才好,让自己开心这件事他们做的很好,有时候可能也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只是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很难去片面的说这家人如何,我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能光芒太盛而已,他们有他们自己总结的朴素的人生哲学。大姐说她觉得很多人读书是读傻了,太多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他们在学校里根本没学到,还自以为是。对此我没有太多的评价,只是跟她解释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她本人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教育的孩子也会是比较阳光外向的模样。她虽然对一些事情看的比较片面,但是对于不同的声音她是能接受和思考的。同样关于孩子教育这里,虽然小儿子也不上学了,但是我跟他去聊一些比较深刻的话题,那位大姐也一直提醒自己的儿子好好听听,将来不一定用不上。这可能有一点矛盾,但其实是那个时代的人所塑造的一种观念态度,和我父辈一样质朴纯粹。
其实这家人也很善良,也尽全力给予别人最大的帮助。除了无私的去分享酒水食物,一起聊天的时候也十分顾忌别人的感受,在礼貌方面做的甚至比我还要好。大姐教育儿子借别人的充电宝充电的时候不要打游戏,还回去的时候一定要说谢谢,轮流坐着的时候会让家人多给别人让座,甚至来往的行人都会主动帮忙搬一下行李之类的。这些事情可能我都不会考虑到,但是他们做得很认真。
这家人在我醒来之前补了卧铺去休息,我到济南是上午九点钟,他们还有半天的旅程。听他们说到了天津要先去吃饭,然后去KTV唱歌,一家人对于唱歌这件事表现的极为兴奋,也让我再度理解了他们所说的那句生活就是为了开心。
以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