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辞、修辞,诗,节、奏

2021-06-22 02:00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87、辞、修辞,诗,节、奏

 

亚里士多德(百度百科):…

 

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伦、理、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心理,神,政、治、政治,修:见《牛顿85、86》…


…辞(百度百科):“辞”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图1),字的左边是一只手在整理线轴,右边是辛。

“辛”是古代的刑具,此处代表刑法,会合起来就是“以法律理纷乱”,也就是诉讼,将纷繁复杂的案件抓住线索,理出头绪,搞清真相,进而定罪。这是“辞”的本义。

金文中出现多种异体:除了都在左侧添加另一只手之外,还有添加“口”(图2)或“言”(图3)旁以使“辩讼”义更鲜明。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

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

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

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

讼辞中常常为求无罪而找借口,故又可引申为借口。

再者,诉讼是为了摆脱罪名,所以“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而且这一系列义项以及言辞、文辞等引申义逐渐成为“辞”的常用义…

(…会:理解;懂得:体~。误~。心领神~。只可意~,不可言传…

…意:意思:来~…

…会意:造字法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会意字: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辞(百度汉语)2: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2.言语文词:~令。修~。

3.告别:~行。

4.不接受;请求离去:~谢。~职。

5.解雇:~退。他被老板~了。

6.躲避;推托:万死不~。不~辛苦…

 

…修辞(百度百科):汉语词语,意思是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百度汉语)2:依据题旨情境,运用特定的语言表现方式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言语活动。也指这种言语活动的规律…

(…规、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3》…)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自然科学:见《欧几里得159》…

…教、育、教育:见《牛顿85》…


诗: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字义: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节(百度百科):形声字,繁体以“竹”为形旁,“即”为声旁。秦隶(字形5)“⺮”简写作“艹”,故有异体作“莭”。简化后,声旁“即”省作“卩(jié)”,形旁改为“艹(草)”。本意是竹节。字源并不统一,此亦一说,作为参考。

 

节:jié

本义: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

衍(yǎn)义:引申指“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

衍义:引申指“操守”。如: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节:jiē

衍义:又用作“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衍、义、衍义:见《欧几里得25、26》…

…形声字: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

…卩:古同“节”…)

 

…节(百度汉语)2: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字义:[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

2.段落:章~。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车厢。

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

5.事项:礼~。细~。

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7.删略:~本。~录。

8.操守:~操。晚~。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


…奏(百度百科):《说文解字》:“奏,奏进也。从夲(běn)、从廾(gǒng)、从屮(chè)。屮,上进之义。”进之疾如兼十人之能是夲之范式。伸长两手捧物是廾之范式。上下通、象艸(cǎo)木萌芽通彻地上是屮之范式。夲、廾、屮叠加。虽如草芥(jiè)亦恭敬双手奉上是奏之范式。

本义: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如: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

衍义:引申指“呈现,取得”。如: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衍义:从呈现音乐引申指“作乐(yuè),依照曲调吹弹乐器”。如:演奏。奏国歌。奏鸣曲。

 

虽如草芥亦恭敬双手奉上是奏之范式。本义:奉献,送上…

(…范、式、范式:见《欧几里得184》…

…艸:同“草”…)

 

…奏(百度汉语)2:会意。小篆(zhuàn)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字义:1.演奏:独~。合~。伴~。~国歌。

2.发生;取得(功效等):~效。大~奇功。

3.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上一本…

 

“《北齐书·崔季舒传》:“文襄每进书 魏帝,有所谏请,或文辞繁杂,季舒辄(zhé)修饰通之,得申劝戒而已。”

请看下集《牛顿88、节奏,韵、韵律,平仄,格式,押韵饰、修饰》”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辞、修辞,诗,节、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