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又名:你家哥哥张九龄

纯脑洞,渣文笔,勿上升真人。
【壹】
你叫张仲姮,你有一个比你大五岁的姐姐叫张仲婉,一个比你大三岁的哥哥叫张九龄。说起你的名字还有一段故事,当初你爸妈本想给你起名张仲媛,和你大姐姐一样从女旁,但又和你哥哥的原名中的元字有所重复,所以只好应了你中秋出生的时令取了姮娥的姮字。
因是家中年纪最幼的女儿,身体略差些,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也自然格外疼你,从小到大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你和你活泼好动擅长刀枪剑戟的婉儿姐不同,你从小就受哥哥的影响极其喜爱文史,能捧一本经史考略在书斋静坐一下午一动不动。你哥哥也很为你骄傲,说张家读书的任务全揽在你身上了。
【贰】
你读初三的时候突然开了窍,本来较为偏科的你开始了战无不胜的学霸生涯,斩获了门门功课的全班第一乃至全年级第一。你哥因此十分为你自豪,拿你在台上砸挂说你记仇,原来该给你的“元”字你硬要从他那里抢回来,让他心生畏惧形而上学,不行退学说相声。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你总得的第一得感谢一个人,那个总是给你讲题的在你面前甘当第二的人。
【叁】
后来你如愿和这个人考上了同一所高中,进入了同一城市你俩理想的大学。本以为你会步你哥哥你嫂子的后尘,一世只爱一个人,执手相看美满一生。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人不仅出尔反尔,还指责你先出轨你的青梅竹马,让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你与他当即决裂。你立刻删掉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但还是想着不要告诉你哥,毕竟,你爱过他,他也是真的喜欢过你,只是这一切,都敌不过他一瞬间的转念。
【肆】
你开始不信任除了家人之外的所有人,本来就安静沉默的你开始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你对谈恋爱表示毫无兴趣,不想学化妆(谢天谢地你没遗传到你哥的肤色)也不想去逛街。
为了弥补这种空虚感,你在学业上愈发精进。你所选择的考古学科本来就文理兼学要求高,但是你一定达得到——什么几千年几百年前的波斯文巴利文吐火文梵文拉丁文古希腊文,于你,全不在话下。看到科科成绩单上鲜红的第一,你才觉得有种踏实感和安全感——这些个美好的数字至少比那些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薄情人强多了。
如此你继续没日没夜地学习和工作,继续得你应得的第一名。只是不同的是,现在得第一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那个,能为你唱一夜情歌与你展望未来聊人生聊理想的人了。
【伍】
学年的最后一堂古文考试,你哥好不容易有假来接你,还带来了你最喜欢的你嫂子做的桂花糕。没想到你考完古希腊语后血不归经,一口血直接喷在你哥的衣领上。你看着他惊异的神情对着他说没事儿,却一下子昏倒过去,失去知觉。
醒来的时候你是在医院里,你哥坐在床头,你抬头看见那双和你一模一样的大眼睛盈盈有泪光在闪:“姮儿,都是哥哥不好……”
你起身被他按下去:“你再躺会儿,哥哥给你削个水果去。”恍然间,还是小时候被你哥纵容赖床的岁月:“姮儿,出院后想干点啥去,哥哥陪你。”
你望着雪白的天花板上边有气无力的电风扇在转:“读研究生,读硕士,读博士,读博士后”,然后你闭上眼,脑海中浮现起那个人的模样,不由得落下两行泪来。
你哥也知道你的小脾气,只是伸手把水果喂到你嘴边,淡淡一笑:“姮儿长大了,哥哥不能陪你了。”
你咽下水果,眸中有泪夺眶而出:“哥哥,我好想从前……”
你哥怔了怔,一把揽过你:“是呵,从前你说的,我总能做到。从前我清闲得和无业游民似的,能天天和姐姐一道来接你放学;从前你还常来看我们的演出,观众席上虽然坐不满,你都开玩笑说你自个儿是来充数的,但是大伙儿都是耐心坐着听的,不是来搭茬刨活儿送些稀奇古怪的礼物的;从前你放假来后台看我,你的作业我和师兄弟们还都能辅导,那些企图跟着你的男生我们都能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你正要在他的怀中开始嚎啕大哭,他却气定神闲地给你交代着后续:“姮儿别哭,你哥我好歹是大师哥,从前那个胆敢抛弃你的小子……”
你拉住他的袖子:“他怎么了?”
你哥的神色中带着些大师哥独有的得意:“还能怎么?他后来接二连三败坏纲纪被学校劝退,出来走投无路去摆水果摊。有一天我带着师弟们路过……”
你急急追问:“然后呢?”
你哥不慌不忙地帮你理好领子:“他还能有然后?被我们打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没死完,算是他上辈子行善积德。”
【结束】愿9088带着最生猛的头九一路高歌猛进走花路~
【灵感来源之一】民国才女吕碧城
袁世凯的秘书,清代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先驱者……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把以上头衔都囊括在自己名下,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吕碧城。

1904~1908年,吕碧城成为《大公报》的主笔,她的锦绣文章频频面世。她的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和她一样,均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大公报》编辑出版了《吕氏姊妹诗词集》,并发表评论,称她们是“硕果辰星”式的人物。
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她一干就是七八年,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 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曾是袁世凯敬重的家庭教师)等,她们都曾聆听过吕碧城授课。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任大总统,吕碧城进入新华宫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欲称帝,筹安会的一批人积极充当袁世 凯帝制复辟的吹鼓手。吕碧城不屑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 起看世界。她4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
对于一代才女的终身大事,史书只字未提,只是吕碧城本人曾说过“平生尚无称许之男子”。
【灵感来源之二】up本人学习古希腊语的真实经历,愿各位注意身体,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