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弟子(干杯!故宫)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规定300人为1牛录,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固山,即1固山(一旗)的人数为7500人,并设立了黄、白、红、蓝四旗。 随着战争与领地的扩大,兵力也逐年在增加。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原黄、白、红、蓝四旗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八旗之制由此确立。
正四旗的旗帜为黄、白、红、蓝色旗,旗上有龙纹图案;镶四旗旗帜则是在黄、白、红、蓝色旗外又镶了一圈红边(镶红旗为白边) 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皇帝亲统,其它六旗则分别由皇帝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属皇帝统领, 于是皇帝麾下的直辖旗变为三旗: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上三旗) 镶黄旗
正黄旗
正白旗
下五旗则包括了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与镶蓝旗,他们分别由诸王贝勒、贝子统领。 正红旗
正蓝旗
镶红旗
镶白旗
镶蓝旗
八旗甲为上衣下裳式。上衣圆领,对襟,带左右护肩、 左右护腋、前裆与左档。其下蒙分左右两片。八旗甲以 绸为地,其表面有规则地满布等距之铜镀金帽钉,月白布里,内敷以薄丝棉。 八旗盔以牛皮为胎,操以黑漆。 其上植缨管,用以安插盔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