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展的小心思,你get到了吗?

昨天,是“千古风流人物:故宫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开幕的日子。
大老师也特地赶赴故宫为大家拍摄了所有展品,为大家试水。(快去看今天的二推!)
展览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标题都选自苏轼诗词。
今天,我们不聊展品,就聊这些标题的出处,看看苏轼当年的本意,以及这次展览的化用。
1、第一单元
胜事传说夸友朋

这句诗出自《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孙莘老是人名,他是苏轼的朋友,建了个“墨妙亭”,专门收藏碑帖,他请苏轼写诗,苏轼就写了这首。
苏轼这首诗可分前后两段,前半段笼统说书法,后半段专门夸孙莘老。
标题“胜事传说夸友朋”出自后半段: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就是说孙莘老喜欢搞收藏,喜欢送拓片给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对此纷纷点赞。
“胜事传说夸友朋”在诗里的真正意思其实是“胜事传说友朋夸”,只是为了格律,才做的语序上的调整。
这次展览里,“胜事传说夸友朋”底下主要是苏轼师友们的作品,也就是说策展团队把这句话解释成夸一夸苏轼朋友圈里的风雅之事。
虽说和原意有些出入,但这个化用还挺巧妙的。
2、第二单元
苏子作诗如见画

这句诗出自《韩干马十四匹》。
韩干,唐代著名画家,最善画马,苏轼写这首诗就是因为看了韩干画的马。
这首诗总共十六句,前十二句就是说眼前的画,说画里的马如何如何。
最后四句突然荡开一笔,来了点议论: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看韩干画的马就跟看到真马一样,看苏轼写的诗就跟看到那幅画似的。
可惜,伯乐、韩干都已经不在了,这幅画、这首诗要给谁看呢?
抛开诗里的感情不论,“苏子作诗如见画”,就是苏轼吹自己的诗有画面感,用他夸王维的话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次展览里,这个单元主要选取苏轼的诗歌墨迹,以及后人根据苏轼诗文创作出的书画作品。
3、第三单元
我书意造本无法

这句诗出自《石苍舒醉墨堂》。
石苍舒是苏轼的朋友,他很喜欢书法,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叫“醉墨堂”,苏东坡应邀给醉墨堂写了这首诗。
这诗很有趣,一开篇就说反话: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人有忧患就是从识字开始的,所以做人没必要读太多书,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至于学习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那更是让人恍惚、让人发愁。
之后,苏轼说石苍舒喜欢书法就是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
就像当年柳宗元吐槽过的,有些病人竟然觉得土炭很好吃: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接下来,苏轼说自己写字很随意,但石苍舒总是能琢磨出道道。
石苍舒非常喜欢他的字,只字片纸都要收藏: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后人习惯用“我书意造本无法”来表现苏轼的自由洒脱的书写观。
第三单元的展览,也集中展现苏轼的书法,及其在书法史中的地位。
4、第四单元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句词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在这首词前面加了个注: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也就是说,这首词是和朋友一起游玩的产物。
细雨斜风,带着几分寒意。
雨后初晴,淡淡的烟,疏疏的柳,装点的河滩分外妖娆。
那流入淮河的洛涧水,清清的,渐渐的,浩渺无边。
细嫩的午茶,泛着惹人的白沫;蓼芽莴苣,唤你来尝春日的鲜菜。
人世间最有滋味的,不就是这种清新淡雅的欢娱吗?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很有哲理。
中国人喜欢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所以享乐要追求“月看半圆、花看半开”,这样才能“长乐未央”。
人间有味不是狂喜,而是清欢。
展览的第四单元也从这点切入,着重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所以,这次展览关于标题的小心思,你都get到了吗?
文字 | 没钱去故宫的咸鱼癸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