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王思政

2022-06-07 18:05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王思政




王思政(?-?),太原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的军事家。早年参加北魏平定北方六镇之乱,后被平阳王元修收为幕僚。北魏太昌元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家族,立元修为帝。王思政受到元修重用,拜使持节,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元修和高欢关系破裂,王思政劝元修投奔宇文泰,元修深表同意。但是,元修投奔宇文泰后不久即被杀。作为元修的心腹,王思政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得到宇文泰的信任。西魏大统八年(542年),高欢率领东魏大军从汾州进攻西魏。王思政时任东道行台,并州刺史,率军防守玉壁,占据了东魏军队前进要道。王思政谢绝了高欢的劝降,经过九天激战,击退了东魏的攻势。以此战功,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西魏大统九年(543年),东魏高仲密叛变,宇文泰率军接应,但被高欢击败。即将王思政从玉壁调至弘农镇守。东魏将军刘丰生率军推进至弘农城下,但畏惧王思政而撤退。王思政随即推荐韦孝宽代替自己镇守玉壁。后来韦孝宽在玉璧之战中顶住了高欢的攻势,当时的人都称赞王思政识人。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东魏侯景叛变,时任荆州刺史的王思政趁机占据了战略要地颍川,宇文泰加王思政为都督河南诸军事。次年4月,东魏大将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率大军围攻颍川。王思政不断击退东魏军攻势,东魏军队围攻一年而不克。慕容绍宗、刘丰生等大将均在围城战中身亡。东魏大将军高澄进一步增援,并且宣称能生擒王思政的为候,若王思政有伤,其左右亲兵皆处死。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六月东魏军终于攻克颍川,王思政自杀未成,为东魏军所俘。然而高澄敬重王思政,仍授其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


统帅 B+
(王思政驻玉璧,屯弘农,镇颍川。设萦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率疲骀之兵,当劲勇之卒,犹能亟摧大敌,屡建奇功,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武力 B+
(王思政久经军旅。河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槊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险死还生。)
军谋 A
(王思政昔事元颢,军事谋议,并与参详。后效力宇文,自武关以南延袤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而筑城玉璧,荐韦孝宽,神武为之饮恨。)
智略 A-
(王思政有智名,多筹策,孝武委以心膂。大统之后,虽被任委,自以非相府之旧,每不自安。于是引刀横膝,誓掷樗蒱。自此,黑獭期寄更深。)
内政 B-
(王思政驻弘农,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弘农之有备,自思政始也。又乐贤好士,凡所举荐,咸得其才。)
魅力 A
(王思政容貌魁伟,元修、宇文泰皆为敬服。及长社之败,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其辞气慷慨,涕泪交流,无挠屈之容,壮志高风亦足奋于百世矣。)


全史人物评鉴-王思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