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钟影射泰昌帝

2021-01-23 14:04 作者:洪升红楼梦  | 我要投稿

作者    随风飞舞潇洒人生


从第5回开始到第16回,是写万历到泰昌这两朝的事情。泰昌帝可谓皇帝中的绝版,当皇帝一个月就挂掉了,而且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不简单,明朝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是跟泰昌帝朱常洛有关。


明朝的太子跟读书这件事情关系非常密切。只有被立为太子,才有资格出阁读书,而立太子后,其他皇子就得远离京城,到其封地去居住,这叫“之国”。因此读书是明朝立太子的标志。


那么我们来看看,书中秦钟出场时候的情节是怎样的呢?


首先,在第七回,凤姐接到秦可卿的邀请,让她第二天到宁府逛逛。注意这里特意说明是单独请凤姐去的,不象以前一般都会请上王夫人一起。


然后在宁府,秦可卿就借机喊出她弟弟秦钟。结果秦钟和宝玉真是一见钟情,一下子就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在一番眉来眼去之后,秦钟带出了这次见面的正题,就是希望走走后门,让凤姐安排让他去贾家的私塾上学。所以为什么秦可卿要单独邀凤姐过去,目的就是为了秦钟上学的问题。


大家看到了吗?秦钟一出场,就说到读书的问题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万历即将要立太子了。


还要请大家注意一下,后面第11回中,尤氏说,秦可卿在中秋后已经开始病了,并说:“你是初三日在这里见他的,他强紥挣了半天,也是因你们娘儿两个好的上头,他才恋恋的舍不得去。”这次秦可卿见凤姐的这天,就是这个初三日。


这一天是秦可卿强撑着见凤姐,似乎很有安排一下后事的意思。


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原来的情节安排,应该是秦可卿通奸被发现,然后被贾家长辈逼迫上吊自杀。后来才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这也只是把明写改成了暗写而已,在书中的一些字里行间仍然能感觉得到秦可卿的结局是没有改变的。这点后门分析秦可卿的时候再说。


再看回秦钟。有了宝玉这个后门,上学的事情就基本没问题了。经过贾母的同意,秦钟得以入学。这时大家留意一下,秦业为了秦钟上学,“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为什么是24两?因为在万历18年,群臣集体要求册立太子,矛盾正式激化。一直到万历42年,福王终于之封国,立太子事件才算正式尘埃落定。42-18=24,也就是这件国本之争时间熬了24年之久。


也就是说,这24两一交,那就是朱常洛太子正式确立了。接着再来看看后面宝玉和秦钟上学的情节。


话说秦业父子专候贾家的人来送上学择日之信。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


......


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伏侍他梳洗。......袭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


大家看看这一段中,袭人叮嘱宝玉注意保暖防寒的情节,这个也是有对应事件的:


朱常洛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不给太子生火取暖。朱常洛冻得浑身发抖,讲官郭正域怒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


这个事情正是发生在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但是福王还未之封国之前。这时的朱常洛的地位还是很低的,连太监都敢怠慢他。而且,大家看,这是宝玉已经结束了影射少年万历的任务,转变到影射青年的朱常洛了。这就是红楼梦中人物影射关系的多变性。


哪段情节在影射这个梃击案呢?不知大家猜到没有,其实就隐藏在第9回,宝玉和秦钟上学后,接下来的这段发生在贾府私塾的顽童闹学堂的情节里面。


金荣就是争太子位的福王,也是拿根大棒在打人。刚巧就打到了秦钟,把他打破了一层头皮。然后秦钟说“有金荣,我是不在这里念书的”,这不就在说“福王不走,我这个太子就做不安稳”吗?


然后看看宝玉的小厮骂金荣“小妇养的”,这时在骂福王的母亲郑贵妃为“小妇”。本来一般的骂法都是说“婊子养的”之类的,“小妇养的”可算不上骂人,谁不是妇人养的呢?这也是因为郑贵妃贵为娘娘,当然不能骂成婊子了,把娘娘说成“小妇”那也算是骂人了吧。


再看看茗烟继续骂郑贵妃:


茗烟在窗外道:“他是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的侄儿。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璜大奶奶是他姑娘。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我眼里就看不起他那样的主子奶奶!”


再来看这场闹剧最后的收场:


金荣强不得,只得与秦钟作了揖。宝玉还不依,偏定要磕头。贾瑞只要暂息此事,又悄悄的劝金荣说:“俗语说的好:‘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既惹出事来,少不得下点气儿,磕个头就完事了。”金荣无奈,只得进前来与秦钟磕头。


这就和梃击案的结局一样了,也是以郑贵妃给太子磕头为收场。


后来,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还气势汹汹地企图去找贾珍尤氏论理,结果尤氏提起秦可卿的病情,璜大奶奶就不敢再说,灰溜溜地走了。这也是影射郑贵妃派系的势力大减。



秦钟在闹完学堂之后,一直到秦可卿死后出殡时,才接着有他的故事。


话说秦钟可真是够可以的,在自己姐姐出殡时还跟尼姑勾勾搭搭。那么这个尼姑智能儿是谁呢?我认为就是朱常洛最宠爱的妃子李康妃了。


李康妃初为选侍,史称西李。因为朱常洛有两个李选侍的,另外一个叫东李。这个西李也同样不是个省油的灯,移宫案就是她一手制造出来的。


史载朱常洛即位后,下命封西李为皇贵妃。当时西李讨趣地说要封皇后,皇帝不答应。


我相信这个事件就是对应书中,葬礼结束后秦钟回了家,智能儿就偷偷跑去秦钟家,跟秦钟相会,当然是想当他老婆了,可是却被秦业赶走了,梦想破灭。


但是移宫案却不是影射到智能儿身上的。那么是对应哪段情节呢?大家请看秦钟死的时候的描写: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反添了他的病?”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


大家看,我认为这里就是隐写移宫案了。宝玉要把秦钟移回床上,李贵劝阻,不让移。李贵在这里客串了一把李贵妃。


作者在这里对移宫案这个影射就写得很简单很含糊了,不过我认为应该就是影射此事。否则无端端的写秦钟躺哪干嘛呢,要移还不给移的,而且还专门安排同样姓李的出场,来阻止移动秦钟。因此我认为这里就是移宫案了。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宝玉听到秦钟不行了的时候的描写:


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宝玉听说,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儿才瞧了他来,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茗烟道:“我也不知道,才刚是他家的老头子来特告诉我的。”


这里其实就已经暗示了红丸案在里面了。泰昌帝当时还很年轻,虽然身体虚弱,但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死的。结果吃了两粒红丸之后就突然暴毙了,其实是给毒死的。估计死因跟嘉靖皇帝一样,死于丹药中的重金属中毒。


所以这里宝玉说,怎么昨天还好好的,突然今天就不中用了。


看到这里,不知大家是不是有点失望。怎么红丸案这就完啦?就这么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吗?呵呵,大家不用失望的,其实作者再次把红丸案安排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大家不妨先来猜猜看。


这里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秦钟这个人的名字。秦钟,字鲸卿。这个鲸字好奇怪啊,怎么会取这样一个字的?


“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有意义相辅的,也有意义相反的,如朱熹字元晦、赵孟頫字子昂。


那么秦钟的钟字,和鲸卿的鲸字,其实就是用的反义的这种规则。为什么呢?原来钟的顶部,一般会雕刻着一种动物,叫做蒲牢。蒲牢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叫声非常响。因此把这种动物雕在钟上,表示声音非常响亮。


据说龙性非常淫荡,分别强奸了九种动物,所以就分别生下了九个不同的儿子了。蒲牢是龙跟癞蛤蟆生下来的。


而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那么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我相信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就是代表秦钟这个人很淫,因为龙很淫荡,他的儿子自然也继承了这个特点了。第二就是把秦钟这个人作为警钟,以警醒世人的意思。


所以大家看,第16回的最后,也是秦钟死前最后的遗言,是这样的:


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我们知道万历一死,泰昌帝一登位,不到一个月就病死。果然,书中的秦钟这时也是马上就病了,接着就是秦钟老爹气死,很快秦钟也呜呼哀哉了。这些对跟万历和泰昌这对父子相继归天对应得一点不差。


大家再看看秦钟死的时候,有一段描写:


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


这个“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这不是分明影射贪财的万历一辈子积下了不少的银子么?


史载朱常洛即位后,便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沿途支用。朱常洛还专门强调,银子解到后,立刻派人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挪为它用。


这时的明朝还是挺有钱的,都是靠着万历几十年来收矿税银积攒下来的积蓄。可惜泰昌帝一上台,就免掉了矿税银,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国家的税收日益减少,到了崇祯朝,国家财政基本就已经坐吃山空了,所以崇祯也可以说是穷死了。




秦钟影射泰昌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