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相机参数及效果笔记(其一)

2021-09-18 09:55 作者:KAKINO_  | 我要投稿

以变焦镜头为例:

光圈:由通光孔大小和焦距共同决定,单位时间内通光孔经过光通量的大小,光通量最后在感光元件上作为光照强度(0-255)反映出来.根据光圈值大小相机在不同焦距下自动调整通光孔大小以获得该光圈值下光通量大小.

        为什么不单独使用光圈叶片孔径组成的通光孔大小作为光圈大小表示方式:光通量由光照强度,焦距,通光孔大小,镜头透镜大小等4个条件决定.单纯以通光孔大小作为光通量大小不够准确.

  1. 相同条件下,焦距越长,进入镜头的光通量越多

  2. 相同条件下,镜头越大,进入镜头的光通量越多

  3. 相同条件下,光圈的通光孔孔径越大,进入感光元件的光通量越多

  4. 仅在在镜头前方①光照强度恒定,②焦距(镜头第一块镜片到胶片或感光元件距离)恒定,③镜头直径大小恒定,由光圈叶片组成的通光孔越大,进光量越多,光通量越大)

F值=镜头焦距/镜头有效口径直径(镜头有效直径指大于某一标准通光量经过光圈通光孔的来自镜头镜片的某一区域所形成的直径大小,而不是单纯的指镜头镜片的大小,这是由于感光元件某一像素点只有在快门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光通量提升光照强度后才能成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一个确定的凸透镜成像焦点距离是恒定的,相机内多个透镜组成的复合镜片,调整相互位置后就能得到不同的焦点位置,也就是景深,同时,焦距越长,经过通光口的光通量越小,镜头有效口径直径越小,为了在此条件下获得中心线上物体相同光照强度--成像时环境中大量的散射光也会对成像亮度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理论上来说,光圈通光孔越小,成像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越小,所以1.0 1.4 2.0通光量倍增,但有效光圈直径非倍增--就需要放大通光孔以获得足够光通量)

F值用于确定焦距与镜头口径比值

确定光圈F值(1.0 2.8 4.0等)后,焦距越大(长),光圈通光孔越大,导致有效镜头直径越大,保持光通量不变,光圈F值不变.

焦距:决定视角大小,决定光圈的条件之一,感光元件到镜头透镜的距离,通过变焦环更改,相同条件下,焦距越大,镜头透镜有效口径直径越小,成像范围越小,同时光圈通光孔越大.在光圈中,镜头透镜大小对光通量的影响权重较小但不是没有,一般情况下,长焦镜头为了维持通光孔的大小,选择增大透镜直径以获得更多的光通量.在相同的光强,相同通光孔大小下,长焦大直径镜头才能获得和短焦小直径镜头一样的光通量.故焦距一般与镜头透镜直径大小成正比(增加光通量),与视角成反比(焦距增大后视角边缘光线无法通过透镜折射到感光元件,而是在镜头通光孔前就被挡住反射出去).同时,在短焦镜头里,因为大视角边缘光线到透镜角度比较大,不同于相对平行于透镜的光线,因为入射角度更大焦点偏移更强,故边缘畸变就会越强,多用于展示空间,但不适用于展示近景人像.因为会把边缘位置的头拉大.

景深:决定焦平面区域,景深焦点范围中光圈权重最大,焦距略微影响.景深由复合透镜位置决定,通过更改复合透镜相对位置使焦点移动到感光元件上,调整复合透镜时,因为光线出射角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光通量大小,故通光孔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光圈F值,在某一景深下确定好光圈F值,焦距(以及自动计算出的通光孔大小)后,向摄像机方向移动景深焦平面,最后一块镜片的出射角减小,成像焦点后移,视角边缘光线权重增强,缩小通光孔以恒定光圈.故光圈F值越大,有效透镜直径越小,通光孔越大,视角边缘光线影响权重越大,通光孔缩小比值越大,对焦平面范围的影响也就越强,焦平面范围值越小,被摄物体前后景形成的光斑也就越大,分离越干净,景深越浅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光线越强所需ISO越低,光线越弱,所需ISO越高.一般来说,ISO越小越好,它相当于一个电子信号放大器,除了我们正常需要的光信号,因为漫反射光和非焦平面入射光的互相干涉而形成的杂色(噪声noise)也会等比增强.但是,仅靠光圈和焦距无法获得比较精细的光比,毕竟不同光照强度(最后表现为亮度)增强的值不一样,最后表现出的亮度过渡生硬不均匀,浪费动态范围和宽容度,适当的调节iso有助于亮度过渡,我一般调到800-1250在调整好光圈和焦距后根据画面表现更改iso,毕竟焦平面也会对画面清晰度产生影响,一味的使用低ISO无异于因噎废食.

录制一般步骤:

调整好焦距,焦点(焦平面)

设定快门,返回光圈微调

设定光圈

ISO,返回光圈微调,返回ISO微调


以下强烈建议翻看相机使用说明书:

P档Program 设定好焦距,半按快门后改变景深(下同)自动获得曝光直到稳定,程序自动匹配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固定当前光圈值,快门速度,自动调节其他参数以获得较好的画面效果,适用于自动连拍或快速抓拍.

A(Av)档Aperture 光圈优先:常用于光线变化的控制景深,越暗快门速度越低ISO越高.

S(Tv)档Shutter 快门优先:常用于光线变化的瞬时高速抓拍

M档Manual 手动:

参考资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21/19/3870809_205473675.shtm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77692617.html

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doc/9d5a0ef27712746512f4dbce/12

http://www.doc88.com/p-9971670526395.html

相机参数及效果笔记(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