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叔本华:焦虑是因为想太多,内耗是因为太忧虑

2022-08-28 22:18 作者:哲学诗意浪漫人生  | 我要投稿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看了看诸葛亮的布兵排阵,感叹到:诸葛亮事事追求谨慎,我方是攻不进去的,但他这么操劳,我看命不久矣了。

 

果然,不久后诸葛亮因为内耗,殒命五丈原。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忒提斯为了让阿喀琉斯练成金钟罩,从小就把他浸泡在冥河中。由于忒提斯要捏住阿喀琉斯的脚,以防止他落入水中。结果这个漏出来的脚成了他全身唯一的死穴。

 

阿喀琉斯仗着自己有金钟罩,在战场中缺乏细心,导致他因脚受箭伤而亡。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再完美的人,也有致命的弱点。

 

现实生活中,优秀的人往往容易内耗,总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弱点的人。

 

给自己预设一个最坏的结果,反复思考事情失败的可能性,力求十全十美。

 

叔本华引用贺拉斯的话说,“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瑕。”

 

一个人越是追求完美,越是小心翼翼地过度谨慎,反而会因为思虑过度而陷入内耗。

 

一个内耗的人,经常会忧虑各种不太可能出现的假设。

 

他们不放过一丝一毫失败的可能性,总是按照最坏最差的剧本走。

 

做事情力求周全,力求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把控之中。

 

然而正如森田正马说的那样:世上很多事都不可能完全受控制。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事事追求绝对,追求完美,只想着应付那个最糟糕的将来。

 

他会看不到当下的机会,活成了最坏的那个结果,这就有点类似期待效应,因为他总是期待最坏的。

 

所以叔本华认为:不要过去思考遥远的将来,因为它在上天的安排之中,过度忧虑只会徒增烦恼。

 

人要活在当下,从当下的机会中,一步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让自己行动起来,他才能摆脱焦虑和内耗。


叔本华:焦虑是因为想太多,内耗是因为太忧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