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诗意
从描写到情节,都是富有诗意的。“见鬼,那您认为我们这样来来回回的究竟走到什么时候?”他问。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一生一世。”
是很狂妄的答案,理性地讲,这个答案只在说出口的一瞬间,只在那一帧动人心魄。而之后面对的仍是不知所措,不负责任的程度是跟把书写到这里就结尾了一样的。理性地讲,对费尔明娜的爱也是虚妄的,只是不断的重复,对自己的反复暗示,甚至是不甘异化而成的罢了。
但理性也只是理性,”正确“跟”错误“也从来不存在,也没有“叛逆”跟“顺从”,期待的是随心所欲的浪漫,是随时会被推翻的旅行计划,是很撑了之后的最后一口,是永远也升不起来的太阳。不必循规蹈矩的,不是公式化的,不是打卡式的,评判好与坏的标准只有本身的意愿。
浪漫跟物质关联吗?当我设想我在缺乏物质条件而诉说爱的场景时,我感到不好意思,有一种不很有资格的感觉。我探究这不好意思的来源,是世俗的观念加给我的不好意思吗,是没有经济就配不上爱情而来的不好意思吗,是没有经济就真的选择受限的焦虑吗,是对有缘无份的担心吗,是对她可能的对别人物质条件的羡慕的恐惧吗,好像都不尽然,想通过改良条件来避战,但心灵的战役是避不开的。
可能,是要有物质条件才方便结婚的,是要有好成绩才不会被考试跟答辩所困扰。浪费更少的思考,过更健康的生活是如雷贯耳的,可是,迎接挑战就完全是坏事吗?好像避不开困难也没有关系了,假如更少的客观困难能避免一些矛盾的话,那么对于产生的矛盾跟困难,直接去迎接就好了吧。现在好像还没有完全的勇气去说出不怕困难的话,但感觉是越来越接近这个状态的,马上就,有困难也没有关系了。
好像真的很发散了,又感觉有一点像是一篇很蹩脚的意识流应试文章、甚至感觉有一点变笨了,一时间竟然没有感受到之前思考的深度跟广度,想做一道围棋死活题来唤醒,却碰到了不清晰的题、
2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