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徐忠华:努力实现能源转型的有序进行

2023-10-17 09:16 作者:全球化智库CCG  | 我要投稿




2023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道达尔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发表以下观点:



谢谢主持人张秘书长不确定性是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大的问题,而且也是很多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未来项目发展中所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幸运的是,今天的话题——双碳和绿色发展转型,是一个确定性的话题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发现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能让我们的转型更加稳妥。

我来自道达尔能源企业。首先,我认为尽管我们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双碳”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手段,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生活,我觉得这个逻辑顺序不能颠倒。

作为一家能源公司,我们现在面临两个很大的挑战一个是能源安全,这是我们所处行业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随着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社会继续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能源。一个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公司今年核心业务仍是石油天然气,但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最激进的一家公司。我们公司目前一年排放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同时我们提出到2050年要做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整个能源结构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前我们公司的名字从“道达尔”改“道达尔能源”,英文名字“Total”改成“TotalEenergies”,公司LOGO做了更改,变得更加五颜六色。不是因为我们是法国公司,更具有浪漫气息,而是新的LOGO含7种颜色,象征着未来要重点发展7种能源,石油天然气到太阳能、风电、储能、生物能源氢能等,这些能源我们目前都在进行投资。而且我们今年整个业务结构中超过90%仍是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开采成本大约20多美元一桶,市场价则高达85美元,今年一天将近售出300万桶,这是相当盈利的业务结构可是到2050年我们要放弃这种结构,我们的目标是50%营收要来自电力25%要来自生物能源、来自氢能、来自碳捕捉与存储(CCUS),还有25%来自于油气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同时,为了变成一个多能源公司、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我们的知识体系也要发生变化。我们原来从事石油天然气业务工作的上下游处理的都是碳氢化合物,整个知识体系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做新能源,知识体系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太阳能可能用到半导体科学,生物能源需要生物技术,风能需要机械技术。如何把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很好的整合、建立我们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是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

我认为,当我们在讨论碳中和的时候不能只讲它的机遇、讲发展碳中和是有成本的认为所有的转型都应该有序进行比如道达尔能源提出到2030年前要投进去600亿美元去投资新能源,希望能在新能源领域走到全球前,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而且是真金白银的投资。我们做氢能也是如此。当然,我们在氢能方面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包括特殊应用场景、成本过高、安全性管理,因此我们在做能源转型时采取了稳妥的策略。比如新能源转型时因为我们有很好的海上油气作业经验,所以我们优先关注海上的风电;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化工知识,所以我们优先关注二氧化碳跟绿氢气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因为我们有非常好的液态、气态的油气运输经验,所以我们关注氢能;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地质知识,所以我们去关注CCUS。我们希望从方方面面努力,争取做到整个转型的有序进行。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能源公司,我们在制定所有战略时都围绕能源安全,我们首先要提供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清洁、低碳、可承担的经济性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我们预期在未来的10年或者更长时间,石油和天然气依然是很重要的业务部分。但是在整个的产业链上我们会加强脱碳的努力,比如海上油气作业、陆上油气作业时,我们会把新能源作为很好的能源供应方式整合进我们的产业

目前来说,碳捕捉(CCUS)其实还没有很好的商业场景,但是道达尔能源把10%的研发经费都投入到CCUS,甚至也在中国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针对基于化石链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尽管目前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是在过去的5年、10年里,油气的消耗其实并没有减少太多,甚至在未来几年里还会有所增长而新能源需要非常巨大的投资,以过去的技术,1GW的新能源差不多相当于100亿人民币投资,如果用在油气投资相当于5000万桶油气。可以看到,能源转型将是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大家一起做,在产业链上把成本降低,推动创新、推动合作。

另一方面是气候变化问题。我们除了10%的经费投入到CCUS,也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比如可降解的塑料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我们也在推动循环经济的数字化疫情期间曾出现过负油价,很多公司被迫裁员,相反我们还在继续招人,数字化、新能源的人才。我们在巴黎成立数字化工厂,1/3的研发经费会投入数字化数字化是推动能源转型碳中和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开车很多人如果不开GPS就不知道怎么从一个地方快速地开到另外一个地方,于是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这就是数字化应用的典型。

此外,有几个关键的元素我们需要注意一个是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政策的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尽管我们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碳本身并没有原罪,我们作为生物体,18%的元素是来自于碳,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所以我们不能碳进行污名化我们需要做的是有效地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三,我们要建设应对碳排放的生态,因为碳排放是超越时空的概念今天坐在这个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大家贪心这些二氧化碳引起气候变化吗?没有,因为我们关心的不是此时此刻的气候变化,而是10年后、20年后的影响。同时,我们关心的不仅是北京的气候变化,影响上海、影响纽约。作为一个超越时空的概念,碳排放需要国际合作,所以我们要建立应对碳排放的生态。

其中,我认为两个方向的生态建设非常重要一个是产业上下游及横向的生态,比如对于光伏、生物能源、风电能源,要建立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帮助企业更好地去了解哪些是投资机会,我们要和哪些行业更好交流。另一个是垂直的生态,要让政府、产业、智库学术机构共同努力去推动能源转型,降低全世界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以一种经济、安全的、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方式往前进行。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徐忠华:努力实现能源转型的有序进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