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钝评奖|锐等奖钝评作品
《我这一生》总体完成度较高,说是“我”的一生,其实是父子人生的切片自循环,并在结尾处完成了一次小反转,体现了作者较为老练的故事把握能力。文字细腻、节奏感很好,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文学的文字气息。故事描述了一个类乌托邦的退化世界,愚昧反智的人们如何挣扎求生。作者用“夺食”“种草”“审判”等一个个典型事例,将贫瘠世界下的罪恶与人性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出来,对于思想的分析分散而深入,不过总体偏负面。抛开常见的机器食脑的背景设定不谈,科幻核心主要是“过拟合”,本质是认为人性本恶,是思维的过拟合,才让我们感受到了自以为善的部分。而这种恶,才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石。路人丁不讳言的说,这种观点有些过于刻薄,但科幻文字的力量,有时候就是通过极端的揭示,才能为人们带来一丝警醒。缺点也很明显,除去说理分析部分,相对于故事本身体量,文章有些过于冗长,吸引力不足,商业性相对弱一些。但如果从消弭科幻圈和文学圈之间争执的角度出发,倒是有一片生机无限的“无人区”,作者若是继续写下去,还是大有可为的。
《何以为家》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准确来讲,是在故事之外,有一个少见的温情的执笔人。或许是这一代科幻作者多受了些“黑暗森林”的影响,亦或是这个世界本就有很多不堪,近年的科幻作品,多以“理性博弈+末尾反转”为特点,却少了些温柔的暖色调,这在如今愈发变动纷争的世界中,却是弥足珍贵的。这篇AB线共进对比的小说,就是一个关于“归乡”的温柔故事。无论是小犬野人,还是告死者们,无论是平易近人,还是居高临下,都是一些本质良善的文明,从侧面描绘出了一个各司其职却又和谐共生的宇宙图景。相比之下,陷于野蛮战争的“故乡”,才是离着真正“温和的文明”还遥远的地方,那里才是女主真正在寻找的“家”。作者的宇宙学知识储备充足(至少对于写作足够了),相比于对外星人的刻画,对于外星球景观和宇宙天体的描述很有想法。但同样的,以路人丁个人的感觉,文章所选取的角度却实很难出“传世精品”,通常人们更喜欢宇宙视角下波澜壮阔的故事(如战争、反抗)、或者温情视角下描写极致情感的故事(如爱情、背叛),这种宇宙视角下的温柔情感却难以成为爆款,因为宏观下的温情,有时候总会淡泊如水,没有前面两者来的刻苦铭心,但就国科作品的多样性而言,希望作者能走出一条新路。
对于《单细胞》这篇,我只想说:喂喂喂!我国已经禁止洋垃圾入境了,竟然还有这种完全copy上世纪好莱坞浮夸风的垃圾品,给本就混乱的华文小说黑洞增加了又一毛黑暗的信息熵!我都能想象作者熬夜改稿的同时,不断想象小号点评文案的狼狈丑态,以及YY吧友回复然后出场打脸时嘴角溢出的猥琐笑容。竟然还恬不知耻给自己的小说打出了同期最高分,简直贻笑大方、吧屎留名,人神共愤、拉雪同泣,单细胞生物都不敢这么打分,愧对人类亿载进化!愧对祖国养育之情!(回归正常点评的分隔符)总体来说,就精炼程度和剧情密度来说,这篇小说是参评三篇里完成度相对较高的。不清楚作者本身文风如何,但光就这篇文章的完成度,都能想象到被编辑折磨成了什么样子。令路人丁感觉有趣的是,《单细胞》与参选的其它两篇相比,本文优点和缺点简直就是它们的镜像。文字凝练而不优美,故事精彩却乏韵味,难以引人深思(当然这只作者或许也没想这么多)。故事背景是一个传统的联邦对帝国,也没啥大的反转,或者说最后的反转,有些为反转而反转了,确实切合了作者自评的那句“无一环节能超出预料之外”。但最大的优点却是精彩的打斗刻画,这其实并不容易,很容易让读者认为是水字数,特别是对于一个曾混迹网文被起点吧喊打的作者来说,几乎是把十万字拧成了万余字,都不知道重新推翻修改了多少稿,精神是可嘉的。辅助于打斗刻画的,是对于生物质技术的描述,本人此类作品看的较少,所以初读本文时,确实感到一丝惊艳,有种把鬼扯的YY写真实的笔力,令人羡慕。总之,这是一个适合改成影视剧的故事,不过编辑贴心的将故事放到了刊物最后,我差点没翻到,或许也带着编辑的一丝恶趣味呢,作者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折磨到编辑了,毕竟“做人,要知耻。”(淦,后面是想认真点评的,但想到那只黄鸭子头像,确实无法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