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识疑】一条疑似曹霑作的批

2023-06-27 21:14 作者:pengo2025  | 我要投稿


据甲戌本第八回眉批

[甲眉]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1,此批语包含【余、此时、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等人物、事件、时间的历史信息。

2,人物事件是关于仆从管家夸奖小少爷书法好。

3,在无署名、署期的情况下推测出【余】即批者是谁、【此时】是什么年份、【作此语之人】是谁等问题的答案,颇有些难度。

可以研究一下。

据樊志斌《曹雪芹家世文化研究》P860-861(【微信读书】电子书)

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刑部致内务府移会》载:随赫德……将赏伊之家产、人口内,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1728年曹家被抄家后的下一年1729年,雍正开恩保留京宅部分房屋并发还三对家仆,用于曹家养赡老幼。据此可知【作此语之人】属于这三对家仆之一,且为男性。

辨析

小说正文里的人物情景是:仆从管家夸赞十几岁的官贵公子贾宝玉书法好,批语中【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表示:30年前夸赞小少爷书法好的仆人彼时正在批者的身旁。该仆人已垂垂老矣,当年的小少爷也早已长大成人,彼时彼刻他正在小说抄本上作批。

根据史料中康熙、李煦、曹寅、纳尔苏15周岁时(虚岁16)均已完婚,可知15周岁基本可作为男子从少年到青年的分水岭,据此可粗略推出,该批者作此眉批时的年纪大约在40-45岁之间。

因甲戌本上写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包含1754年甲戌纪年的语句,目前还没有比1754年甲戌本更早的抄本问世,各版本的抄本正文、标注、批语中包含甲戌(1754)、丙子(1756)、己卯(1759)、庚辰(1760)、壬午(1762)、丙戌(1766)、丁亥(1767)等表示定稿作批年份的区间在【1754至1767】,小说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书名进行命名,可推:1754年大概率是小说部分定稿、开始作批的首个年份(如有更早抄本,可将年份前推,重新进行辨析)。

(1)以甲戌本成书时点1754年甲戌为基准点,前推30年,1754-30=1724年,彼时1715年出生的曹霑10岁与小说人物情景相匹配。(成立)

(2)据甲戌本律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推十年,即1745年前后曹頫写出他的《石头记》(因他的罪臣身分、因涉及朝廷等政敏因素不能发行,后由一芹一脂接手改写),前推30年,1745-30=1715年,彼时曹霑才出生,1696年出生的曹頫20岁已成年并继任江宁织造职,因此与小说人物情景不相符。(不成立)

(3)以甲戌本中最晚的署期1767年【丁亥春】为基准点,前推30年,1767-30=1737年,彼时曹霑23岁、曹頫42岁,与小说人物情景不相符。(不成立)

另,以15岁为分水岭,后推30年,1696+15+30=1741年曹頫46岁大概率已出家不太可能有仆人在旁,且该年份不在小说定稿作批的年份区间【1754至1767】。1715+15+30=1760年曹霑36岁,如有仆人在旁其年岁也已衰老,彼时庚辰本定稿了前八十回,处于小说定稿作批的年份区间【1754至1767】。

再,以1728年曹家被雍正抄家为分水岭,那一年曹霑14岁,失去了世袭官爵的资格不再是官贵公子,后推30年,1728+30=1758年也处于前八十回定稿作批区间【1754至1767】。

“我也被这样骗过,今天读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此时此刻,那三十年前夸赞我的仆人就在身边,他已花白了头发、弯腰驼背的垂垂老矣。如果我告诉他,他夸赞我书法好的事情被写进了小说,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大概率会潸然泪下、老泪纵横吧。小贾宝玉为了躲父亲,舍近求远的绕路去梨香院,真真惹人发笑。可如若老仆人此时坠泪,我又怎能不黯然神伤,哪里还有兴致继续读下去呢?”

小结

据上可推此批者大概率是曹霑,1754年甲戌作此眉批时他40岁,三十年前的1724年他10岁,还是官贵公子,生活在江宁织造署中,嬉戏于江宁织造行宫里。1728年抄家后,他跟随祖母李氏、母亲马氏返回北京老宅。因曹寅、曹颙并未犯罪,她们有幸保住了身分和部分财产以维持生活,曹家却永久的失去了世袭官爵的资格,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有幸的将其家族故事,留在了这部旷世奇作《红楼梦》中。



【红楼识疑】一条疑似曹霑作的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