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尬聊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9-04-29 06:58 作者:散宁!  | 我要投稿

接下来几天,为了响应B站原创文章的号召,我决定肝一波原创文章。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文章写的不怎么好,所以就当做锻炼了。毕竟读的书也还算多,感悟也挺多,但如果是茶壶里下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那多尴尬,是吧。

所以呢,就开始我的尬聊之旅吧。

这是第一篇聊读书文章(其实草稿箱里早就有了关于读书的文章草稿,不过一直没有写😂),所以主要讲一下以后写这个系列文章的大致方向。

我的读书感悟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单独读一本书的感悟,另一种是好多书之间的联系。大致的分类就是这样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些人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样理解有他的道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通过实践得到的结论总是最真实的嘛,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么说的话,可以把行万里路理解为对书中内容的实践,那么行万里路自然就比读万卷书更重要。

从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种感觉:经历了一些事情给人所带来的成长比我们从书本里学到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成长要实在得多,有用得多。我们在路上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总归要比从书里看到的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要多吧?

但我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列的关系,它们同样重要。

很多人对读万卷书有一种误解,总觉的那样是书呆子才做的事。总有些人一边吐槽读万卷书的人是书呆子,一边又崇拜民国时期的的各位国学大师,殊不知他们都是饱读诗书才成为的大师。我不相信陈寅恪先生精通的4、5种语言是天生就会,或是只靠说不用看书就能练出来的。我不相信王国维先生学贯中西的知识都是道听途说而来。我也同样不相信伟大的马克思只是听过看过工人的罢工运动就写出了《资本论》。

读万卷书肯定是有必要的。不过,读万卷书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读而读,而应该有所思有所悟,这样的读万卷书才有意义。陈寅恪先生博览群书,并且对自己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这样才理解了语言学习的技巧,才有了精通4、5种语言,能说7、8种语言,能看懂20多种语言的能力。王国维先生如果仅仅通读中西方哲学而不思考理解,是不可能写出中西哲学融会贯通的《人间词话》的。

如果说,行万里路的目的是实践,那么读万卷书的目的就是思考(当然,这里说的比较绝对,思考和实践从来都是应该相结合的)。

所以说啦,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通过行万里路去印证自己的思想,两者相结合,才能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所帮助。

登上高山,才会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慨。身临大河,才能吟诵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但是登上高山的人多了,望到江河的人也多了,为什么只有他们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当然是肚里有货啦!心中有知识,见到望到才能有所感有所悟,才能写下这些经典的诗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来不是要比一个高下的,而是要我们不要死读书,也不要不读书,应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尬聊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