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材1—病毒
在2019版生物学必修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拓展应用中首次提到病毒,关于病毒的信息涉及甚少,但是在大型考试中的出题点却很多,诸如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的组成、病毒的结构、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方式等,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背景下,各种与病毒有关的创新信息题更是层出不穷,本文将就教材中涉及的关于病毒的知识进行探讨。

教材中写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此处意味着有些病毒还有其他组成成分。部分病毒(如冠状病毒)表面存在囊膜,也称为包膜,其成分主要包括脂质和蛋白等。
注意:囊膜虽然和细胞膜类似,但功能并不相同

2. 病毒的“繁殖”要依赖活细胞,那么病毒是如何侵入细胞的呢?
在必修二中我们学习过T2噬菌体,这种病毒是通过将核酸注入大肠杆菌的方式来侵入细胞。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如此呢?其实并不尽然,许多动物病毒会整体侵入细胞内。一些有囊膜的病毒(如HIV)会通过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还有一些病毒(腺病毒等)会限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被细胞内吞到内部。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不止于此,有些病毒甚至有多种侵入细胞的方式,譬如新冠病毒,更多方式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3. 病毒是不是生物?
关于这个话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至今仍然没有统一观点。但是就高中生物学而言,笔者倾向于认同其是“非细胞生物”这种说法。

上图为浙江新版生物学教材,其中明确指出“病毒——非细胞生物”。其实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材中也有类似观点,如下图

当然也有些专业书籍观点相悖,此处不贴图,主要是考虑到高中阶段做题建议遵照题目要求作答。
以上就是关于病毒的一点探讨,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知识欢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