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佛第一篇《周》02
伍
“今日三国便讲到此处,若是明日天气好,我周某还会再来,届时还望大家前来捧场!”周东笑着朝人群中抱了抱拳,抱着怀里的东西便想离开,迎面遇上一位衣冠楚楚的女孩。
“只靠一方醒木,一把折扇,可真亏是你才能演绎至如此栩栩如生。”女孩笑笑,递给她一面绢白的手帕。
周东连忙低头抱拳,“李小姐,在下出身贫困,不必如此客气。”
“你说你,都民国年代了,还遵循那些死规矩,”李淑慎笑笑,大大咧咧地把手绢塞到他手里,“今天我陪你去城里看看吧。”
周东一愣,“这怎么行,我要去的地方又脏又乱,小姐哪里受得了。”
“闲话少说,走吧。”
江汉路是武汉最大的商业圈之一,就算敌寇入侵,也少不了商贩来往,人头攒动,处处是吆喝声,小贩,巨商,农民,各色人等穿插其中。
五光十色的蓝图下,往往隐藏着最最难以直视的疤痕。
转过汉江酒坊处的拐角,是一条阴冷潮湿的小巷,巷口勉强算整洁,行至巷中便觉臭气熏人,台阶的缝隙中长着暗绿色的青苔,已经被人踩得很深很深。李淑慎皱着眉,拉着周东的衣角,小心翼翼地跟在周东身后。
这本该堆积垃圾的犄角旮旯里,却见缝插针般地搭了好几处草棚,草棚间蜷缩着老人,小孩,面黄肌瘦,战战兢兢。
“战争就是这样,”周东轻车熟路地分发着手中的补给,有食物,衣裳,还有难以寻得的药材,“它带给一个国家财富,喜悦,甚至是征服的快感,就得同时带给另一个国家死亡,破坏和家破人亡的不幸。
“有人看见了,有人熟视无睹。
“我们这些小民能做的,也不过只是尽己所能地去安慰,去帮助,”周东叹了口气,停住,转过头,似乎是在看李淑慎,但又似乎是在看别处,“但若是有人将灯红酒绿的钱拿来抵御日寇,众志成城,又如何会像如此狼狈不堪,以至于家丁飘零?”
在那一瞬间,李淑慎竟觉得面前此人真有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
她有些动容,翻了翻衣兜,只能找出一块昨日剩下的银元,她递给周东,“这枚给你,天冷了,给他们增添些衣物。”
周东笑笑,接过银元,“这枚算我欠您的,有小孩生病了,这些钱能派上用场。”他贴身藏好,信誓旦旦,“这钱我周某不日必定归还。”
李淑慎摇头,“小钱而已,何必挂念于心。”
周东也摇头,却转移了话题,“李小姐出身书香,琴棋书画应当熟稔些吧,何日拜托小姐写张字条赠与我一友人,不知小姐是否方便。“
李淑慎一愣,连忙点头,“琴棋不算拿手,字画还算看得过去,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个?”
周东直起身,他已经走到了巷尾,“只是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友人,此时战乱,想给他捎份平安,奈何出身贫困,字迹潦草难认,麻烦小姐了。”
“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再不回去,伯母会担心的。”
“好。”
他们往回走,不忍再回头,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也许是望不到尽头的黑暗。
而巷外,阳光明媚,车水马龙,歌舞升平。
陆
1938年5月,徐州会战结束,国军败退湖北,同年8月江西九江沦陷。
嚣张的日军獠牙青灰,剑指武汉。
国民党军队入驻武汉,汉口易守难攻,本意是想重振旗鼓,反挫日军的威风,可军队驻扎的第四天,党军一师五旅第四团团长就被人暗杀于小巷,凶手速度极快,守卫来不及反应,待一声枪响时,团长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此人枪法狠心毒辣,精准地洞穿团长心脏。
明枪易躲,暗剑最是难防,五团,六团团长与四团交好,听说此事后暴跳如雷,称不扫内忧何除外患,亲自带人封锁武汉城,挨家挨户地搜索,势必要拿下凶手。
周东原在大街上讲评书,讲至一半便被党军赶走,说是要彻查城内所有人家,三日内在街上游荡之人,皆当嫌犯军法处置。
事关军心民心,并非等闲。
周东收摊归家,这几月的相处,他与李淑慎一家感情越发融洽,淑慎母甚至将他视为己出,每月赠与银钱衣物,说是淑慎父一直有想养儿子的愿望,见周东性情好,能吃苦,便权当自己孩子对待。周东惶恐,却也耐不得大娘热情,只能无奈收下。
说到淑慎父,虽然常听她们提起,周东却从未见过,李家偌大,似乎每一次进入都与他擦肩而过。
周东也曾提起,说要与伯父见面问候,可淑慎总以外出经商为由拒绝,说战时物资紧缺,唯有日夜调货才能满足需求。
周东也不甚在意,淑慎的父亲很伟大,能做惊天动地事,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评书人,拼尽全力也只能给百姓带来微不足道的希望和信念。
他用钥匙打开李家的门,关门时却发现地上有枚不起眼的白色物件,此物由白纸折叠成多个之字,似乎是某种象征性的挂饰,周东捡起藏于袖中,想着定是淑慎家里人所失,正想着找小姐归还,却突然听见空中有嘈杂的轰鸣声。
圆头燕尾,筒身长翼,那一抹红在机身上尤为刺眼。
是日军的轰炸机!
它们肆无忌惮地盘旋在武汉上空,仿佛鸟瞰着自己的猎物,旋转几周后,他们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如秃鹫扑食一般,往城市的东南角疾驰而去。
周东一愣,暗道一声不妙,听街上的人议论,这东南角,极有可能是党军的军械库!
此事鲜有人知,日军此次目标明确,又是何人泄密?
定与刺杀团长之人脱不了干系!
周东这样想着,远处已经浓烟四起,冲天的火光如同狰狞的恶魔,照亮了城市的大半边天。
而这也恰恰代表着,留给军队整修的时间,不多了。
李淑慎一家听见动静,纷纷走出屋内,见周东驻足门前远望,忙问他发生何事,周东摇头,“日军这一炸,想来这武汉城也将不太平喽!”
他们抬头看向天空,引擎声轰隆,仿佛在耀武扬威。
周东捏紧了拳头。
柒
“所以,你的意思是城中在军队入驻时混入了奸细?”李淑慎托腮,皱眉道,“那武汉城这么大,又怎能找到那些人是奸细,那些人是好人呢?”
“也不一定是军队入驻时,武汉城商业发达,很难排除某些日本人借着经商的名号混入城中埋伏,”周东皱眉,“所以仅仅依靠军队地毯式搜索,效率低且耗费人力。”
“那该如何?”
“这件事事关重大,还是得拜托李小姐您。”
“我?我一个女孩子家能帮上忙?”李淑慎先有些疑惑,但又很快点头道,“我替我们李家做主,能帮上忙的地方你尽管提。”
“我的想法是,既然奸细的主要目标是各团长,不如以身作饵,请君入瓮,”周东眯了眯眼,他一向是有想法的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日本人可不常用。
“那…………”李淑慎沉吟一阵,“是要我父亲配合你演一出戏?”
“不愧是李小姐,这么快就能理解。军队入城时门禁很严,每位士兵都有编号,很难混入城中,而且短短三四天时间又怎能允许一个不熟悉城内路线的日本人摸清军械库的所在,所以十有八九是早些时间通过商路混进城中之人。
“此人枪法很准,而且同伙不知其数,事不宜迟,我去找团长,小姐去寻你父亲。”说着周东站起身要走。
“那饵该找谁做?”
周东笑笑,“那自然是我,评书人最擅模仿,小姐您应该再了解不过。“他似乎想起什么,从口袋中拿出一样物件,递与李淑慎,”此物是我前日于门口捡到,似乎为小姐家人所失,适时小姐问问,看上去是样很重要的挂饰。
“若是周某不幸丧命,小姐的钱周某便不还了。“
李淑慎也笑,“你说你这人,就喜欢说玩笑话,钱可没命重要,你放心,我父亲一定会保你平安。“
“希望如此,只是若为国捐躯,倒没那么多遗憾。“
周东戴上帽子,却被李淑慎喊住,她问他,若是战争结束,他最想干什么。
周东想了一会儿,“想陪小姐看一次日出,不知小姐愿不愿意。“
“一言为定。”李淑慎点头。
捌
党军一师五旅第一团团长龙青要与李家商行合作军火的事情很快传遍大街小巷,团长亲自发声,如今日寇对华夏虎视眈眈,唯有联合军商两界才能维持补给,打好反击战。
并且,此次合作将举行隆重的庆典,就定在武汉最大的酒坊:汉阳酒坊。届时将邀请各界名流,商业精英为此次合作见证。
报童拿着报纸吆喝叫卖,百姓人手一份,标题赫然为“军商合作庆典将于明晚举行“。
……………………………
“这简直是胡闹!”第四团团长严勇狠狠地将报纸摔在地上,“日寇当前,他龙青公然举行庆典,这不是把脑袋往枪口上送?”
“可这是旅长亲自同意并且下达的命令。”
“我管他个狗屁命令,”严勇拔出军刀插在桌子上,“第四团已经群龙无首,他一团又来搞什么幺蛾子,要是再他妈死,日本鬼子来了,一个也跑不了!”
“不,这庆典得办,”门外走进来一个人,黑衣黑裤,宽大的帽檐下看不清面容。他如一缕清风般大大方方地坐下,而外面的守卫却毫无察觉。
“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很早就有,你们这些老东西该机灵点了。”
……………………………
周东站在镜子前,面前的这个人,军装笔挺,剑眉星目,他板起脸,俨然一幅将军模样。
他想起了《说岳全传》中的岳大将军,金戈铁马之际,也该有如此英雄气概。他做梦都想穿上这身军装奔赴沙场,可惜只能当一个说评书的散人,一辈子与惊堂木,白绢扇为伴。
他想起了老头子。
那日,他躲在墙根,亲眼看见老头子指着日本头领破口大骂,然后被割舌开腹,死状凄惨却双眼圆睁。
老头子这辈子没有多少积蓄,仅存的一点钱还被他拿去花天酒地。老头子其实都知道,只是偶尔拿烟枪敲他的头,责怪他练技不精,转身却摸出一块大洋放在桌上,摇摇晃晃地离开。
老头子最喜欢的书是《说岳全传》,最喜欢“精忠报国”四个字。
他将一枚银元贴身藏好,既然投笔从戎不得,那以身报国得捎上他。
“将军,时间到了,您该赴宴了。”
周东有些恍惚,他点点头,反应过来。
噢,他现在是龙青,龙大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