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徽这个宛如画卷中的古村,有124幢“国保”建筑?真太特色了!

2023-07-24 01:08 作者:舒秀儿  | 我要投稿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黟县时发出的感叹。




这个暑假我来到李白诗句里的古徽州黟县旅游,这里有一个最值得一去的景点——西递。


西递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西南部,是中国古代古建筑的典型代表。西递古镇始建于北宋,鼎盛于清初,约有近千年历史。这里的古村落保存较好,透露着浓郁的明清古文化氛围。



传说西递古镇是由胡氏家族几十代子孙繁衍绵延形成的古村落。西递胡氏是唐昭宗李晔幼子避乱出逃,改李姓胡,后来其后人途经西递,认为此处溪水自东向西而流,是风水宝地,便迁居此处,繁衍生息。


最特色的打卡点是胡文光刺史牌坊,历史上西递曾有十三座牌楼,大多是旌表孝悌贞节的。古代牌坊是不可以乱建的,必须要对国家做出有用的事情,黄帝拨公款,你才能建牌坊。而直接由皇帝恩准敕建的牌坊可能独此一座。这是村口,旁边的天马山上松树和杉树葱郁茂盛,山下池塘波光粼粼,村里的百亩良田在山脚依次展开。正是孟浩然古诗所描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西递古村至今尚保存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等美誉。以迷人的田园风光、精美绝伦的徽派古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闻名天下。


宛如画卷中的古村镇

西递的建筑风格独特,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街道和白墙黑瓦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西递至今尚保存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 整理开放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筑。







在西递还遇到很多可爱的萌宠们,在古镇悠闲的闲逛,而且还能粘人,会过来你身边蹭来蹭去,猫咪们真的很好撸猫,还有可爱的狗子们~







傍晚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大雨,雨前的西递乌云压顶,有种别样的壮观!





雨后的西递又很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原来每个时间跟天气,它的美都是不一样的~






晚上再去西递里面吃吃当地的徽菜,尝一尝特色臭鳜鱼、毛豆腐等等,吃起来很香,我个人觉得蛮好吃的!














当夜幕降临,夜晚的西递又是一番景象,满山的炫彩灯光,湖面上的喷泉随着动人的音符的变换出各种梦幻般的姿态,等待着游客们慢慢汇聚到湖畔。除了舞动的喷泉,西递的大型水幕光影秀是西递的一道亮丽夜景,喷出一幅巨型水幕,动态画面在水幕上徐徐展开,这也许是 皖南 地区目前唯一以历史悠久的古村为主题的水幕光影秀,用现代的科技将西递故事讲述给大家,让西递的夜色更加迷人,像是一幅静谧多彩的徽派画。
















在西递的不远处,还有个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西南部的芦村,又名雉山村,是一座古老而又迷人的江南水乡古村落。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




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风情

相比其他古村落的喧嚣,卢村显得静谧美好,尤其清晨的村落是最美的,薄薄的雾气笼罩在树上,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若隐若现,红枫丛中忽露岀的屋檐翘角,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尽收眼底。这里有明清古民居、石板街道和古井等传统建筑,展现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江南风情。村里房屋多以木雕楼为主,很有特色。








芦村居民还是会在河边洗衣服,水里养鸭子,也有很多当地人养的狗子,芦村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遗产,古民居建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彰显着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













安徽的西递和芦村堪称是活地道的古代民居群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只要你来过一次,漫步于这个融合了北方建筑风格与南方水乡特色的地方,游览其中一座或多座村落,就会被这美轮美奂的古徽州村落的景点所深深吸引!领略到传统建筑、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的融合之美。无论你是追寻历史的脚步,还是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你会仿佛你置身于明清时代的历史长卷中,这些古村落都值得你一游。


西递游玩攻略:

1.参观西递的代表性景点,如宏村曾家大院、宏村祠堂等;

2.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杂耍、剪纸等;

3.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如歙县臭豆腐、西递酒糟鱼等。

芦村游玩攻略:

1.参观芦村的传统古建筑,如江南园林和府第;

2.乘船游览芦村的水道,欣赏江南水乡风光;

3.了解芦村的农耕文化,如参加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等。


安徽这个宛如画卷中的古村,有124幢“国保”建筑?真太特色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