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无准备之初恋
初恋是青涩微甜,余味苦涩的。这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初恋的基础都是薄弱的,准备不充分,理解浅薄,因而少不了矛盾、冲突。但初恋之所以让人感觉美好,也是因为当初的幼稚,与回忆中残存的朦胧美感。
至于早恋,更是绝大部分情况下要被遏制、制止的。与社会认知不足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完备的、 14周岁以下的幼女发生性关系,会被法律强制认定为强奸——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以优势地位、优势认知,对无知幼女性权益的侵害。
同理,与爱情观不完备、认知不全面的人恋爱,所造成的侵害、所承受的苦痛,是必然的。
那么,如果不谈恋爱、不从实践中得出真理,又怎么能完善爱情观呢?我可以十分肯定、确认地说:“不,我们不需要实战,也可以加深对爱情的认知,完善爱情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①良好家庭氛围下,言传身教的性教育。当然,即使是糟糕的家庭情况,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完善一个人的正面爱情观——前提是当事人,可以认识到并努力总结反面教材,且不断为将来更好的家庭关系做好打算的话;
②学校当中的性教育。这里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学校当中的正规教育,比如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生物学等。其二,是学校中的非正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与对自己言行的规训。还包括与同伴群体相处时,积攒的经验与想法,这些经验和启发都会对未来的恋爱关系,提供参考与提升,十分重要。这些经验与经历,构成了早期的爱情观,但依然不完备;
③社会当中的经历、阅历与交际经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也会对一个自省的人,提供参考与建议。在思考之中,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看中什么,形成完整、成体系的爱情观。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完备的价值观、爱情观与认知,对于恋人的选择、发展,也会事半功倍。唯一的问题不过是如果扩大交际圈,认识更多人,以求找到合适的对象。
一个知轻重、晓世理、通得失的人,一旦确认并开始一段恋爱,即便没能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也不会惨败、大败而归,更不会留下心理阴影或是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