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陆资再添一例!民进党当局对“淘宝台湾”开罚,台媒:台湾恐成最大输家


据台湾媒体报道,“淘宝台湾”的登记投资商为英商克雷达,台经济部门投审会指称,阿里巴巴在克雷达公司持股未超过30%,符合现行“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但依法令或契约约定,阿里巴巴可操控克雷达营运方针,认定其具有控制能力,因而判定“淘宝台湾”为陆资,裁罚41万元新台币,限期6个月内撤资或改正。

台经济部门投审会代理发言人 苏琪彦:从英商克雷达股东会跟董事会的结构,还有它整个营运面 所需要的商标、技术平台 甚至使用者资料,其实它都高度仰赖阿里巴巴集团。所以我们会认定说 这个案子应该要用陆资规定来提出申请,而不是用外资身份提出申请。
台行政机构发言人丁怡铭24日声称,陆资长期利用转投资方式,实质进行未经允许投资项目;民进党当局会持续把关,裁罚违“法”业者。

针对台经济部门的最新决议,“淘宝台湾”24日下午发出声明表示,克雷达台湾分公司(即“淘宝台湾”)对此深感遗憾,然而克雷达台湾分公司尊重主管机关的决议,亦会积极配合尽速改正,后续将持续与主管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并以保障商家与消费者的权益为第一优先考虑。
消息传出后,有人在岛内网友常用的社交论坛PTT上表示很遗憾,还有网友担心,“基本上淘宝下架,你会看到台湾又有一波倒店潮”。台媒评论指出,这是蔡当局亦步亦趋、跟进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反中”牌,再度大动作封杀陆资。问题是,这样的无限政治上纲,反而断了台湾经济活水,让台湾成了最大输家。

为防堵陆资,台经济部门日前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禁止大陆OTT(即网络串流媒体)业者透过代理形式登陆台湾,被称为“爱奇艺条款”,9月3日起实施。台媒分析认为,“淘宝台湾”在台业务庞大,一旦被禁,大量已签约厂商恐被迫下架,影响程度远甚“爱奇艺”。观察人士认为,台经济部门接下来计划进一步紧缩对于陆资的定义,改变原来“多层认定”模式为“单层认定”,在某些关键投资案中,将产生完全不同的经济后果,不利于台湾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