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3历史层面:西游记到底是不是用春秋笔法写成的明朝历史?

2023-03-31 02:51 作者:大庸1988  | 我要投稿


我本身的历史知识比较匮乏,只能说是抛砖引玉,有专业人士的话请一定多多指教。但是根据我现有的贫瘠的历史知识来看,没有发现完全契合的,都是部分契合。

 

一、书中与历史相契合以及矛盾的地方

1. 打压一个势力的一般做法

皇帝想要打压一个权臣、势力,直接把首脑抓住砍头就完事了,典型的如霍光一家,这个霍光,就是著名的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的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后来权利大到能够废立皇帝,整个霍家权势滔天,但是霍光一蹬腿,全家老小跟着玩完。这样做的前提是这股势力可有可无,有他行,没他也差不到哪去,或者你已经有替代他的方案。在西游世界中不能这样,首先,大家都是神仙,怎么能这么粗俗,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而且道派的经济价值是佛教无法完全替代的,所以不能采取吃饭砸锅的方式,只能打压,不能赶尽杀绝。

2. 进京勤王模式下的一般情况

从书中可以明确的知道,佛派属于地方势力,平时不在中央,皇帝倚重地方势力,招地方势力进京勤王救驾的时候,一般都是以地方势力做大,皇帝沦为傀儡收场,因为需要地方势力进京勤王的时候,一般都意味着中央统治力的下降。

在这种模式中,军队指挥官住在他选择的绝对安全基地,发号施令,皇帝成为橡皮图章。例如:西晋的八王之乱;三国的曹操坐镇邺城、遥控许县 ,西游世界中,玉帝明显不是傀儡的角色,他仍保留着大部分的行政权,相反,他才是主动方,主动的干预佛道两者之间的势力,激起双方的矛盾,自己从中运作,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的嘉靖帝应该是和本书比较接近的,这哥们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是却紧紧地将权利抓在自己的手里面,既想用清流(徐阶、高拱、张居正)制衡严党(严嵩、严世藩),但是又需要保留严党让其给自己捞钱供自己挥霍。但是问题是清流一党并非地方势力,更没有进京勤王的情节。

尤其是像本书中玉帝的目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勤王救驾,玉帝其实根本没有危险,如果真正的有危险就不会舍近求远的去请远在天边的如来来救驾,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玉帝的目的,就是借救驾的机会让如来露脸,显示自己的大法力,建立自己的声威。皇帝专门找机会给一个臣子镀金的情节历史中肯定有,如汉武帝的草包大舅哥丢人将军李广利,但是没人会拿进京勤王开玩笑去专门给一个臣子镀金。

 

二、作者不可能将书中的情节与现实历史一一对应

我们推理一下,作者不可能,也不敢将本书的情节与现实历史一一对应,哪怕他写的再隐晦,明朝的聪明人多了,也有被人解读出来的一天,诽谤朝廷这可是要杀头的,所以,才故意的布置各种与现实社会相矛盾之处,书中各个回目的故事能够找到类似的历史原型,能够用历史规律解释通,但是各个回目之间的历史原型不处于同一个朝代。

有观点指出,本书作者是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这本书就是李春芳用暗码写的官场日记,每一个情节都有相应的明朝历史事实与之相对应。这个我是不赞成的,很好理解,被杀头的压力逼迫作者不敢将现实与书中的情节一一对应,可能会有人说,这也正是西游记的作者匿名的原因啊。我们思考一下,如果真的有人写书诽谤朝政,你猜能不能查出来是谁写的,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查出来,而且明朝有诛十族的优良传统,谁会冒这种风险?作为官场老好人的李春芳更不可能干这种傻事了。这也是最浅显最直观的一个原因。

还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为了保存明朝的历史,防止清朝满族人篡改历史事实,这就更扯淡了,西游记成书的时期,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满族人能够入主中原,作者怎么会有如此未卜先知的能力?

所以,最终,我的意见是,首先,本书的情节符合历史规律,所以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够解释得通;其次,从作者这样写的危险性和本书情节和明朝历史的矛盾之处可以得出——本书并不是春秋笔法写成的明朝历史这一结论。

其实对于理解本书来讲,玉帝原型是不是嘉靖帝无所谓,我只要知道他是一个制衡权利的一把手就可以了,老君是不是严嵩、如来是不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也无所谓,我只需要知道他们是敌对的两方势力就OK,完全不影响我对西游记进行解读,也不影响我学习书中的知识。这种模糊的定位,反而让我更加容易的将书中的情节应用到现实中去。

 

各位观众姥爷,如果你看完我的视频,觉得有所收获,请麻烦各位观众姥爷一键三连支持一波,后续需要更新的内容还很多,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如果各位有什么疑问,或者下期想看解读什么内容,也欢迎后台留言。我是大庸,我们下期再见。

 


1.3历史层面:西游记到底是不是用春秋笔法写成的明朝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