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春季来临,又到了儿童抽动症的易发时节

2022-02-09 11:39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抽动症看似小毛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由于孩子表现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缺乏,不乐于与人沟通,时间久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14岁的小达(化名)是班里的大高个,但也是有名的“问题学生”,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小达总是眨眼睛、扭脖子、耸肩、摇头,偶尔还会不间断的清嗓子,就好像感觉嗓子里有什么东西似的。

因为小达的怪异性行为,老师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就把小达的座位安排在了班里最偏的角落。这对于初二即将面临中考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许多家长可能就要问了: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叫做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发病年龄始于约2岁,常见于5至10岁,并在10至12岁出现高峰。它是一种不自主的、没有目的性的、快速地、刻板的一种肌肉收缩,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爆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那抽动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抽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果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单纯运动抽动:眨眼、咧嘴、张口、耸肩、晃头、甩手等。

★复杂运动抽动:抖动躯干,抽动腹部、弯腰,走路转圈、跺脚等。

★单纯有声抽动:吸鼻子,清喉,咳嗽等。

★复杂有声抽动:重复的词语,语句,秽语,模仿声音或模仿言语等。

抽动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1.围产期因素:母体孕期精神紧张、高热、先兆子痫、难产、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黄疸等

2.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3.精神因素:惊吓、情感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强的动画片,过度打电子游戏等

4.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5.其他因素: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

如果发现家里的孩子出现挤眉弄眼,扮怪相的行为,应当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天使科普:春季来临,又到了儿童抽动症的易发时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