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企业,论道慈善,共话富裕

9月28日下午,成都慈善、研讨会如期开展,蓉益说以“百家企业,论道慈善,共话富裕”为主题,参与了此次研讨会活动,进行全场直播,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会长周晓翔老师受邀参与分论坛,向现场嘉宾和观众们隆重介绍了蓉益说。
“成都有一万多家慈善机构,却缺乏一个交流的平台",出于这个想法,周晓翔老师推动建立了“蓉益说”平台,希望能借此促进成都公益事业的发展,并以“5·12”大地震为例,阐述了传播及传播平台对于公益的意义。
论道慈善,共话富裕圆桌会议· 第1场
1
主持人:
滕总一直走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路上,因为以前采访过您,知道你们公司的创新能力特别强,做了很多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事,滕总也分享了自己公司的案例和举措,如果让滕总给在坐的企业和企业家,结合共同富裕来做企业慈善,你有什么建议吗?
滕德素:
我对这个慈善的理解,第一说大一点是社会企业家要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不容易,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更不容易,企业家的慈善,是一种爱的表达,心里没有爱,怎么做慈善呢?
五一二地震,我们第一件事是把员工先送到安全的地方,第二件事就是想到其他受灾人,号召所有的城隍庙捐赠,很快集合了13车物资送过去,当时我们的皮肤都被晒坏了,一个多月才恢复过来。
共同富裕要靠劳动,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共同富裕就是要给他机会、让他创造。希望我们能多消费慈善地区的产品,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出一份力量!谢谢!
2
主持人:
蔡总在企业慈善方面,是走在了很多民营企业家前面,因为人间印象家具专门设立了企业慈善基金,主要用于助学,而且立志要捐出一个亿,到目前为止已经捐赠了1600万左右,请蔡总分享一下设立这个宏伟目标的初衷,然后结合当下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你有什么感想和感悟和大家分享?
蔡国辉:
企业家是要在承担企业责任的同时,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这也就是第三次分配。实际上,作为创业者我们能一路走过来,能走多远,是取决于我们对财富的态度。
在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为自己活,等有了团队的时候,就是想让大家都更好,当我们凝聚到一定的财物后,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去帮助那些不认识的人,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可以去出一份力。
“第三次分配”是党和国家对我们企业家提出的一份新的问卷,我们企业家应该思考党和国家这个决定的意义,我们应该更加把爱和对财富的认识提升,在经营的过程当中通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加社会对我们企业的认同。
3
主持人:
熊总你好,天齐锂业,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上市公司,在企业慈善方面,无论是从过去的乡村卫生室(医疗扶贫项目),还是企业志愿服务,都可圈可点,请问熊总,在共同富裕这方面,公司的公益慈善会有什么战略举措?
熊万渝:
我觉得企业,做慈善也好,做什么也好,首先第一是要履行社会责任,上市公司要受监管的要求,“纳税”可以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标准,我司交税8个亿。
真正要推动企业慈善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进一步完善员工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其次进一步完善企业捐赠的监管体系。增强公信力与透明度,增强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欢迎社会的监督,来助力全民慈善。
最后一点,是将慈善的战略和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发挥商业优势来助力共同富裕。
4
主持人:
邹平总在企业慈善方面,是走在了很多民营企业家前面,而且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用双手非常辛苦地创造了富裕,不仅如此,也带领了很多农民致富,邹平总可以结合当下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有什么感想和经验,与在坐的企业朋友和企业家分享吗?
邹平:
我第一做善事是92年,我觉得那不是慈善,那是“人之初,性本善”,我的外婆曾对我说“存钱不如积德”。
我理解的共同富裕,我曾经赚了一点钱回家,乡村的人都找我借钱,我想只要让大家都成为万元户就不用向我借钱了,于是就邀请大家一起去成都卖鸡,到了04年国务院公示全国扶贫单位,我是成都唯一一家扶贫单位。
我喜欢去乡下,给每个农民一百只鸡苗,几个月后再以一百一只的价格收回来,让他们赚上几万元。
我的月薪是五万,我会揣着钱出去,看见有谁需要,我就给一点,我觉得这样比较直接吧,也会给残疾人送东西,给地震捐四五万个鸡蛋,看电视上说缺水,我就把全成都便利店的水买断货送过去,缺塑料布也就全买了送过去。
我没有知识分子懂得那么高深,我觉得大家都好就是共同富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懂这么一点。
论道慈善,共话富裕圆桌会议 · 第2场
1
主持人:
曹老师你好,今天在台上三峡集团做为央企,在企业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方面,“三峡种子基金”产业扶贫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非常值得借鉴,我想请曹老师分享一下,在这个产业扶贫项目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曹凌燕: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有详备的执行手册,加上村县级的政府都有在帮忙,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顺利地,但是运营了这么多年后,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资金规模太小,一些借款的需要无法满足,于是我们在之前1200万的基础上,一口气又投入了600万资金,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扶贫开发组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以兼职的形式参与扶贫,所以补贴很低,有反映说补贴能不能更高一些,在这个方面我们是通过本金扩大、种子基金自身产生的利息来补贴各村的务工费。
2
主持人:
龚老师你好, 亚马逊是今天在台上外企的代表,企业社会责任也是非常的棒,我们都知道,要实现共同富裕,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只有我们有了良好的教育,才能摆脱长期贫困,作为一家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在当前共同富裕这个议题下,你可以从亚马逊项目经验,分享给在坐的企业和企业家什么建议吗?
龚淳熙:
其实亚马逊的慈善项目不局限于教育,比如我们在养老方面也有所投入,早年就和日本有所合作,像“爱在远山”这个项目,先是别人找到我们,我们也认为企业有这个社会责任,于是我们参与进去,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以科技推动创新、推动共同富裕。
3
主持人:
刘总你好, 朗力是一个传奇,很少有企业走过你们的路,先是一家民非组织,后来认证获得了社会企业,再后来获得了共益企业认证,目前中国社会企业的浪潮正在兴起,也有专家提出,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可以设立或者创立社会企业,请问刘总,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英:
刚刚听见您说朗力是传奇,我很诧异,因为我们自己觉得朗力其实是很朴素的,这十年也不容易,我们现在也“一直在路上”。
作为一个企业在慈善的路上,其实我觉得应该“量力而行”,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基因,我们在进入养老行业之前,就知道这个行业非常的艰难,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社会福利、社会地位都不高,我们兢兢业业、有这个爱心坚持十年,我觉得我们就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诠释、在践行共同富裕。
14
主持人:
企业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有很多不同的路径和方法,慈善信托肯定是其中一个,但目前企业用到慈善信托这个工具还不是很多,在四川的企业应该更是屈指可数,我知道一方面和宣传不够普及有关,就你所了解的,除了这方面,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同时,为了让我们在坐的企业和企业家更好了解慈善信托,你们在推动慈善信托方面,将来会有什么举措吗?
王远:
其实现在许多人对慈善信托存在着误解,认为这更多的与理财而不是慈善相关,门槛也很高,其实不是这样的,像我们做的儿童信托,哪怕是10元的捐赠也是可以的,我们想为大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改变大众对我们只服务于富人、门槛高的刻板印象。
我们想要更专注地去履行国有企业的责任,以后还会做更多点对点的帮扶,小而美地做慈善。
第三次分配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非常巨大意义,近年来被纳入国家战略议事日程,屡被提及。关于慈善与第三次分配的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本次研讨会,成功从第三次分配视角,探索了成都慈善发展路径,至此圆满落幕。
注:本文转载自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1553360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