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红轩”的由来
红楼梦作者是洪升。曹雪芹就是曹寅是续作者。增删纂目录分章回就是指续作。
摘自王正康《曹寅是《红楼梦》的续作者》
六、“悼红轩”即曹寅的“悼洪轩”
在今本《红楼梦》最后一回结尾处竟两次写到“悼红轩”。这“悼红轩”还有一点来由。据《洪昇年谱》记载,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一,洪昇从曹寅家饮酒回浙,途径乌镇苕溪某渡口,遇风雨,灯灭落水而亡。据杨振华一文⑷记载:“洪昇落水而亡的消息迅速传开。洪昇的家人、朋友,以及演唱过《长生殿》的戏剧班子中的演员明星,纷纷汇集于乌镇,前来悼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只,一时乌镇河道阻塞,水泄不通。问题是,这些人并不是吊唁完了就离去,而是聚而不散。在这种情况下,曹寅倍感压力,毕竟是他邀请洪昇去南京而酿成了这折悲剧,如果没有他的邀请,当时的文艺界或许就不会失去洪昇这位大戏剧家了,或许洪昇还会写出更为动人心魄的杰作。为了平息洪昇家人、亲戚朋友和明星演员的悲伤心绪,曹寅在乌镇水边搭起了高楼,邀大江南北的文人前来撰写诗文纪念洪昇。”有这么一个“悼洪”之楼的“原型”在,曹寅在《红楼梦》结尾时把此楼称之为“悼红轩”,音义双关,应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