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期迷途]瑟琳人物分析

2023-07-26 19:07 作者:独孤逆翎  | 我要投稿

先说结论,瑟琳的没有人情味不同于以代理为代表的上庭人,对人的利用并不源于主观上的傲慢或是轻蔑,而是对自身工具性的认同,她一旦置身事外甚至会对人展现出来的生命力表示欣赏 分析人物筛选信息是很关键的,但挖掘瑟琳这种目的明确、情感淡漠的AI人筛选方法会很特殊,判断哪些事是她有意为之,哪些事又纯属巧合,做了哪些不必要的事,哪些事本该做却又没做才是重要的。前两者拿来深入分析人物策略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会很称手,后两者则会指向人物较为真实的内心,以下的分析可能包含一些相对主观的过度解读,但不对结论产生影响 瑟琳遇到罗睺那一刻就萌生了驯服罗睺的想法,所以才会在笼络罗睺的同时有所隐瞒。只是那时候的她对罗睺知之甚少,甚至说出了“你可以当上庭不存在”这种话。而在蓝雨第一次降下的那天瑟琳就应该掌握了罗睺的基本情况,才会主动向罗睺发出邀约进行试探。这晚宅里的交锋很有趣,看似是罗睺基本确认了瑟琳“诱饵”的本质,实则是瑟琳有意暗示,为活捉加洛法诺(罗睺胜)/调教罗睺(罗睺败)铺路,还找到了自己能够一直拿捏罗睺的东西,不是装弱小博同情,而是装作无辜换取承诺,尽管瑟琳自己始终都没能意识到“无辜”和“承诺”对罗睺意味着什么,雨夜名场面她劝说罗睺的话术有很多她自己的想当然,过于强调罗睺表面上的工具性,却不知道罗睺有这种倾向的深层次原因(罗睺这部分的情感始终埋得很深,知道了反而会显得瑟琳多智而近妖,有些过了),但这些再加上她开出的能带罗睺进入上庭的价码已经足够二人站到一个阵营中去了。在二人去往公园的路上瑟琳对罗睺打的基本是明牌,打明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牌面上的内容与罗睺无关,打明牌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拉拢 公园里二人对花的探讨展现了瑟琳最有“人情味”的一面,如果单考虑迄今为止的场内因素瑟琳有可能依旧在演,但考虑无期的文本一向难有废笔的场外因素就应该知道此处二人谈论的“花”和“花的自由”多少是另有所指的。这样的花“上庭没有”“不被任何人摆布”,而瑟琳这双手养花时会夸张到“被碰过的花总会很快枯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瑟琳上庭清洗人的身份。瑟琳其实是在拿被摘下的花比喻自己,而扎根于土壤的花指的是上庭之外的人类。所以这段对话就变成瑟琳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自由”是因为生在上庭,非常羡慕生在别处的人的“自由”,而罗睺认为别处的人也同样受限,但ta们之所以“自由”是因为ta们无论境遇如何都为自己而活,而瑟琳觉得罗睺说得不错。这里瑟琳是否真的认同罗睺的看法可能有待商榷(我个人倾向真的认同,因为这段里瑟琳并不总是顺着罗睺讲话,她也没必要向罗睺隐瞒自己对自由的看法,还是场外因素,整个文本里人物的动机没有被自由这个理念左右过,情节发展也没用自由来推动,另外认同和会去践行也是两码事),但能肯定自由对瑟琳确实是意义非凡的,这可能会在后续剧情里为瑟琳的人物弧光提供契机 之后上庭的代理要派瑟琳去执行几乎要她去送死的任务,瑟琳也无心插柳地完成了对罗睺的收买。说是无心插柳是因为瑟琳并没有有意让自己的形象去贴近瓦尔纳,于情于理她也不应该知道当年一事的细节。她进门时还特意把代理从罗睺身边引开了,所以让罗睺知晓她大概率会死亡的消息也不是安排(除非代理是瑟琳的托,这里才会是故意的)。从罗睺“再让我眼看着你送死”这句开始,意味着瑟琳的形象开始在罗睺心中和瓦尔纳的有所重合,而瑟琳对此显然有所觉察,但她没有加以利用(能利用是一定会利用的,没利用的原因是没有抓手),反而非常“坦诚”地指出了这是罗睺的误会(之所以会指出也是想强调工具性,没别的意思),可惜罗睺自己陷得太深 我个人认为真正能体现瑟琳工于心计的桥段是她向加洛法诺“释放善意”的那段。瑟琳对代理说的话也是说给加洛法诺听的,她算准了加洛法诺还有后手,不会就这么甘愿做诱饵把真正的同伴引来。除了瑟琳说的这些,活着的加洛法诺还可以替瑟琳对罗睺进行服从性测试,所以瑟琳才故意没有躲避,让加洛法诺沾上自己的血。这样即便罗睺回来质问,她也可以根据罗睺对加洛法诺的态度进行谋划,而不是冒着被对方捅个对穿的风险直接迎上去(莫名感觉换成局长了一定会莽上去),这也是瑟琳评价加洛法诺“被利用得彻底”的原因 想要解码罗睺就应当解码她在最后一part的执念为何,之前我有分析过http://t.cn/A606JI8H,它确实很难被概括,混杂着对瓦尔纳的思念和对瑟琳的期许,之所以有后者的成分是瑟琳的能力会具现被作用者的意志,而罗睺最后活下来了,证明在曾经的一切崩塌之后她找到了新的能支撑她跑起来的东西。不过很遗憾的是,瑟琳自始至终都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她是真的不理解罗睺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因为她不曾理解罗睺为什么会看重“无辜”,也不曾理解罗睺观念之中的“承诺”,更不明白自己对罗睺意味着什么。当戏里戏外的大多数人都以为罗睺是“狗”时,只有瑟琳认为罗睺是“自由”的,就像她不曾知晓公园里的花的“不自由” 瑟琳是上庭的狗板上钉钉,这是来自业师的第三方证词,甚至连她自己都认可这一点,客观上说瑟琳自有她的悲剧性在,只是她握有的生杀大权足以让很多人把这点忽视掉,并将她“我把别人当工具,也把自己当工具”的自洽视作来自上位者的嘲讽,脑补出瑟琳的傲慢,将瑟琳的一切言行都归结于做戏 私心希望之后的剧情文案组在给予瑟琳人物弧光的同时能给这种自洽一个强有力的理由(事实上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弧光才没有交代理由的必要,有弧光不交代这部分瑟琳的角色塑造大概率会不完整),我觉得很多人可能也需要这个,但目前的文本中没有这个东西也不意味着瑟琳就应该是被投射偏见的对象

[无期迷途]瑟琳人物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